龔曉康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陽明心學主要包括“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題,如何梳理其內在脈絡、發掘其本來精義、賦予其時代價值,是陽明文化轉化運用的關鍵所在。

“知行合一”要表明本心不但能爲人提供道德的直覺,亦能爲人提供道德的動力。王陽明區分了心、意、身的不同知行向度:“心”之知爲良知,其行爲良能;“意”之“知”爲思慮認知,其行爲意志發動;“身”之知爲感官感知,其行爲身體行動。此中,心之良知良能居於本體的地位,王陽明謂之爲“知行本體”。而他所批評的知行二分,並不是說意識認知與身體行動相脫節,而是說作爲知行本體的良知良能爲私慾所遮蔽,“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人若是落入私慾之中,那他即使擁有再多的孝之知識,也無法讓他有孝之真切行動。故而,王陽明對“知行合一”的討論並非去追問認知與行動的先後,而是去追問如何破除私慾的遮蔽以挺立知行本體。他說:“知良能,是良知;能良知,是良能。此知行合一之本旨也。”故在王陽明這裏,“知行合一”的真正義趣,在於破除自私的意欲以喚醒本心的力量。在他看來,只有喚醒本心內在的力量,人才能擁有道德的直覺與行爲的動力。

“致良知”要闡明良知能爲人提供道德的法則,但需要道德的實踐顯發之。人人皆有本心良知,但卻易爲私慾所遮蔽,故需艱苦卓絕的工夫以破除遮蔽而顯發之,這就是“致良知”的工夫。而良知實是本心安與不安的直覺感應:“順天地萬物之理則心安,不順天地萬物之理則心有不安,安與不安之際,其名曰‘知’。”而在心之安與不安處,人有對善惡的直覺判斷:順於天地萬物之理者,心有所安而直覺之,這就是良知的“知善”;逆於天地萬物之理者,心有不安而直覺之,這就是良知的“知惡”。因此,良知之知善知惡,其實是心之安與不安的直覺。而良知對於善惡的直覺,能爲人提供先天的道德法則。

王陽明更爲強調,良知之顯發不離於事上磨鍊的工夫,“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這是因爲,人之私慾潛藏極深,只有經由事上磨鍊,亦即在應事接物之中,才能破除遮蔽以顯發良知。當良知之遮蔽得以破除時,則歸於本心的自然流行,“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而人之所以有孝悌的行動,乃是因爲心中有仁愛,“有個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因此,所有的道德實踐工夫,皆是基於“愛”而展開。

總而言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涉及了道德的源泉與主體、道德的直覺與動力、道德的法則與實踐,回答了人何以有道德以及如何有道德的問題,這在當下具有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作者爲貴州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貴州大學陽明文化轉化運用研究省創新團隊帶頭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