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股市場出現持續上攻,恒生指數站上19,000點整數關口,資金流入的跡象較爲明顯。A股市場則在上證指數站上3,100點之後,出現反覆震盪的走勢,說明現在多空分歧依然存在。但從中長期來看,影響市場的利好因素正在逐步增多,影響市場的利空因素在逐步減弱,這可能會有利於A股市場出現進一步的回升,市場有望出現上行態勢,當前大盤依然處於歷史大底附近的位置,所以大家要保持信心,保持耐心。

今年5月4日我在奧馬哈第六次現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現場聆聽了股神巴菲特的真知灼見,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和他長期以來堅定不移地做好公司的股東,與偉大的企業一起成長是分不開的。而且巴菲特能夠真正克服人性貪婪與恐懼的弱點,如果產生泡沫,他會及時地進行減倉,例如過去幾個季度,他基本每個季度減持美股200多億美元。一季報數據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賬上的現金已經達到1,820億美元,並且巴菲特預計二季度末現金儲備可能會達到2,000億美元。也就是說在美股不斷創新高的時候,巴菲特已經開始逐步獲利了結,進行減倉。

反之,市場如果出現較大的下跌,尤其出現極端下跌的時候,巴菲特會果斷地出手買入,可以說巴菲特的成功恰恰是克服了人性的貪婪與恐懼,做到了逆向投資。在當前A股和港股從底部剛剛起來,估值還處於歷史較低位置,建議大家一定要把價值投資落到實處,敢於在好公司被低估的時候去佈局。

本次巴菲特股東大會是第一次沒有芒格一起參加的股東大會,因爲芒格在去年11月份已經離世,巴菲特有些傷感,但是沒有影響到他回答問題,講了很多真知灼見,金句頻出。會議開始,巴菲特先緬懷了芒格,通過播放一段短片回顧了芒格的生平,芒格是一位智慧的老人,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反過來想,總是要反過來想”。也就是說做投資要有逆向思維,例如當前市場處於底部回升階段,A股和港股的估值從全球來看是比較低的,反過來想這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佈局時機,全球資本可能會從歐美日這些處於歷史較高位置的股市流出,尋找新的估值窪地,而A股、港股無疑是當前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估值窪地,所以芒格逆向投資的思想我覺得是非常合適的。

巴菲特高度肯定了芒格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貢獻,他說如果沒有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就,而巴菲特之所以能形成現在的價值投資理念,芒格功不可沒。認識芒格之前,巴菲特喜歡買一些便宜的公司,在公司股價出現超跌的時候買入。但是芒格告訴他,這樣只能獲得小的成就,如果想獲得大的投資回報,一定要與偉大的企業一同成長。也就是那句經典的話:我寧願以一個普通的價格買一個偉大的公司,也不以一個偉大的價格買一個普通的公司。

正是這句話,使得巴菲特後期買入的都是全球領先的好公司,並且主要涵蓋兩大領域——消費和金融,而這兩大領域無論從A股還是美股來看,都是真正爲股東創造價值的兩大領域。很多行業很難持續地爲股東盈利,比如說製造業,可能在景氣度比較高的時候會爲股東創造價值,但在行業激烈競爭之下,尤其價格戰之下,利潤往往會大幅下降,甚至虧損,所以從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來看,很難從製造業上長期穩定地獲得回報,很多科技股則常常難以從利潤上回饋投資者,除非科技股已經具備了消費股的屬性。

巴菲特固執地堅守價值投資而不盲目跟風,例如今年比較熱的AI,巴菲特還是基本上沒有投。他說我對人工智能一竅不通,所以我不投,因爲不在我的能力圈範圍內,所以固執地堅守能力圈,只投資於能夠給股東長期創造利潤的消費、金融兩大領域,這也是巴菲特成功的祕訣。

現在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方面處於兩難境地,如果過早的宣佈降息,可能會導致美國當前已經再次抬頭的通脹形勢更加嚴峻,通脹預期再起。如果一直推遲降息,可能對美國的企業和居民的債務負擔造成很大的衝擊,影響到美國經濟的增長。所以現在美聯儲表態上首鼠兩端,有的美聯儲官員表述比較鴿派,也有一些美聯儲官員表述比較鷹派。

這次前往美國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以及去紐約拜訪華爾街金融機構,我真實感受到,美國過去三年的通脹確實非常厲害,和2019年那一次到美國參加8月的股東大會相比,很多物價漲了兩三倍,平均應該也漲了30%以上,對居民的生活成本造成了很大的上升壓力,通脹高企確實影響到了普通人的生活。

但現在美聯儲通過11次暴力加息已經加到了5.25%到5.5%的高位,高基準利率使得居民和企業財務負擔較重。美國政府因爲其負債已經超過了GDP,所以每年的利息支出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也迫使美聯儲進行貨幣政策轉向。

現在市場較爲一致的預期是,美聯儲可能會在9月份議息會議上宣佈首次降息,降息的幅度可能不是太大,但是降息在今年還是可能實現的,因爲如果利率長時間處於高位,可能對美國經濟本身會造成較大的影響,至於美聯儲何時降息,我們也拭目以待。

當前A股市場已經開啓第二波上攻,但上攻節奏一波三折,不同行業和板塊的分化較厲害。當前市場比較強勢的板塊還是以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板塊爲主,這也符合當前市場的特點,因爲現在市場的風險偏好較低,很多投資者更加看重投資的安全性、回報的穩定性,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藍籌板塊更符合這個特點。所以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雖然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但是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板塊一直比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下一步市場如果能夠迎來上攻走勢,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所提升的話,一些傳統的白馬股將會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等市場走到行情的中後期,成長股將會成爲市場的領漲板塊,所以在不同的階段,市場板塊的輪動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現在從中長期來看,市場還處於歷史大底附近區域,滬深300的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和歷史平均18倍相比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和歷史最低的估值10倍左右相比也是近在咫尺,說明當前市場的估值依然較低。港股雖然從底部反彈了20%以上,進入到技術性牛市,但是港股主要指數的估值依然遠低於歷史平均估值。這些都表明,當前A股和港股的行情,還處於從底部回升的第一階段,沒有進入到第二階段,市場的信心恢復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作者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