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訊 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牢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着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爲進一步提升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我國多部門出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統籌開展促消費活動,效果顯現。2024年以來,我國延續消費回升勢頭,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市場活躍度穩步提升,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湧現,文旅消費規模和收入持續走高。整體來看,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出穩中向好態勢,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提質升級趨勢明顯,充分展現了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活力足、韌性強,支撐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消費規模持續擴大且增速平穩

消費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2024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基本生活消費品市場保持較高增速,部分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增速較快,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通信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4.2%和13.2%,分別高於同期商品零售增速10.2和9.2個百分點,品質消費需求凸顯。

線上消費規模持續擴容。2024年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33082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1.6%,喫穿類商品分別增長21.1%和12.1%。汽車市場方面,3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69.0萬輛,同比增長6.2%,環比2月增長53.1%;1—3月汽車累計銷量483.2萬輛,同比增長13.2%。2024年消費開局良好,表明我國消費市場持續恢復並擁有巨大潛力和張力。

服務消費佔比提升、市場快速回暖

服務消費市場延續增長態勢,服務消費支出佔比上升。2024年一季度,我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0.0%,高於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6個百分點。從行業收入來看,全國餐飲收入13445億元,增長10.8%,春節假期全國餐飲服務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5%。

文娛旅遊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線下演出活動種類豐富,2024年春節期間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1.63萬場,票房收入7.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1%和80.1%。“跟着演出去旅行”成爲一種新的文旅消費風尚。電影票房表現強勁,2024年元旦檔全國電影票房超過15億元,增長約1.7倍;春節期間電影票房收入達80.16億元,觀影人次達1.63億,創歷史同期最好紀錄。此外,2024年元旦期間“跨年”“冰雪”主題旅遊消費火熱,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35億人次,同比增長155.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97.3億元,同比增長200.7%。春節假期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出遊達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9.0%;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7.7%。此間,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風元素成爲新的潮流消費符號,在增強國潮品牌吸引力與競爭力的同時,成爲文化旅遊景區新熱點。

線下消費活躍帶動出行量大幅增長。數據顯示,元旦假期打車需求相比2023年同期增長超150%,跨年夜打車需求比節前增長700%;春節期間使用滴滴打車的日均完單量相比2023年同期上漲32%,同比2019年春節上漲65%。隨着服務消費場景的不斷融合和拓展,服務消費市場快速回暖。

新業態新模式激活居民消費潛力

隨着技術突破以及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型消費形成互促發展格局,即時零售、綠色健康智能消費和新場景新模式等助力拓展消費發展空間,更好滿足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

即時零售快速發展。即時零售已經可以實現“萬物配送”,有效釋放商品、生活服務消費潛力。2024年春節期間,以生鮮電商爲代表的即時零售成爲居民採購年貨的重要途徑,商務部重點監測電商平臺即時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32.2%。隨着即時零售供給持續創新、品類進一步豐富,更好滿足居民本地即時性、個性化消費需求,即時零售有望成爲我國零售業主流消費渠道之一。

綠色健康智能消費熱點不斷湧現。健康、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對綠色消費產品需求不斷擴大,綠色產品內容日益豐富、熱點持續湧現,促進消費提質升級。以智能家居爲例,由於融合AI智能+物聯網+日常生活需求等多重特徵,智能家居可以演繹多種生活場景,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適度、便利性、安全性和節能性,受到消費者熱捧。同時,綠色健康產品銷售旺盛,春節假期期間,一些大型連鎖超市綠色有機食品銷售額增長近20%。2024年一季度,充電樁、3D打印設備、電子元件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1.7%、40.6%、39.5%,助力新型消費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消費供給創新,有助於驅動形成綠色健康智能消費新熱點。此外,隨着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進,家電企業、電商平臺等積極開展以舊換新服務,綠色健康智能產品的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圍繞不同主題,全國多地消費載體不斷創新各類業態和消費場景,成爲推動消費增長的新動能。2024年春節假期,全國各地重點商圈人氣旺盛,示範步行街客流量、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32.9%和36.1%,各地舉辦迎春燈會、花市、廟會、舞龍舞獅等年俗活動,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線上與線下觸點有機融合,打造“氛圍”消費場景,成爲消費新熱點。

多因素影響下縣域消費市場增長較快

隨着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縣域消費需求對標一、二線城市升級,消費創新活躍,消費供給持續優化,多因素影響下縣域消費市場增長較快。

鄉村消費增速快於城鎮,鄉村市場佔比提升。2024年一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047億元,增長5.2%,高於城鎮0.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50元,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9.2%,高出城鎮居民1.5個百分點。農村家用汽車、電冰箱、空調、計算機等耐用品擁有量年均增速均顯著高於城鎮,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和傢俱家裝下鄉規模不斷增長,客餐廳定製、軟裝等服務增速亮眼。春節期間,商務部重點監測電商平臺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6.1%,直播電商、社交電商、即時零售等新型消費快速發展。

從生活服務消費來看,春節三、四線以下地區生活服務消費同比增速最快;縣域外賣消費方式快速增長,美團數據顯示,從小年到正月初八,多個頭部咖啡品牌的縣城外賣訂單增速已達136%,遠超一、二線城市。

從文娛消費來看,票房收入佔比上升,2024年春節檔三、四線城市票房佔比58.9%,較2019年上漲6.1個百分點。從旅遊消費來看,華住集團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期間,三、四線城市酒店入住率均在80%左右,縣城酒店入住率較2023年春節增加約12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市場穩定性不斷增強、提質升級趨勢明顯,城鄉市場格局更爲均衡,呈現出齊頭並進態勢。

消費是觀察經濟的晴雨表,也是經濟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在政策推動、技術賦能和業態創新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消費市場新意頻出、活力釋放,不僅更好地滿足居民消費品質提升需求,也讓居民有更多獲得感,促進消費信心持續改善。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擴大消費成爲我國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關鍵着力點。這就要求須着眼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新發展理念系統佈局促消費政策措施,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傾向,優化供給內容,培育新消費增長點,健全消費生態體系,有力支撐消費提質擴容,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