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主要分爲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這兩個類型。其中,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爲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從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到了漢末三國時期,雜號將軍得到了更爲廣泛的應用。其中,就筆者今天要說的“威虜將軍”,只有兩位曹魏將領曾擔任這一官職。

一、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詳),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今山東費縣方城鎮)人。三國時期的武將。臧霸十八歲時,同父親一起逃亡到東海郡。黃巾起義爆發後,臧霸從屬陶謙,擊破賊衆,拜爲騎都尉。陶謙去世後,臧霸屯於開陽一帶,自成一方霸主。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討伐呂布的時候,臧霸等人領兵援助呂布。呂布被擒後,臧霸便躲藏起來。當然,曹操沒有追究臧霸,而是將其任命爲琅邪國相。並且,曹操分割青州、徐州的一部分,委託給臧霸治理。

公元200年,曹操正與袁紹相持,臧霸多次率精兵進入青州。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在南皮大破袁譚,臧霸等人一道前往祝賀。臧霸乘機請求遣送子弟以及諸將的父兄家眷前往鄴城。後來東部州郡發生騷動,臧霸等人迅速出兵,平定暴亂,肅清了海岱一帶,功勞特大,都封爲列侯。臧霸被封爲都亭侯,加官爲威虜將軍。

對此,在筆者看來,曹魏加封臧霸爲威虜將軍,是因爲其多次平定該地區的賊寇,完全配得上“威虜”的稱號。後來,臧霸跟隨曹操征討孫權,打敗了吳軍。臧霸又隨曹操到濡須口征討孫權,曹操任命臧霸爲揚威將軍,假以符節。

公元220年,曹丕即王位,提升臧霸爲鎮東將軍,進封他爲武安鄉侯,總督青州各兵馬。曹丕登基,進封其爲開陽侯,又改封良成侯。魏黃初三年(222年),臧霸跟隨曹休進攻東吳。魏明帝即位,給他增加食邑五百戶,後臧霸去世。對於賊寇出身的臧霸,不僅在曹魏仕途順利,而且還獲得了善終的結局。

二、呂虔

呂虔(生卒年不詳),字子恪。任城(今山東濟寧東南)人。漢末三國曹魏時期將領。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在擔任代理兗州牧時,聽說呂虔有勇有謀,便任命他爲從事,讓他帶領自己的家丁鎮守湖陸城。

約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又任命呂虔爲泰山郡太守。當時,呂虔與夏侯淵共同鎮壓濟南等地的黃巾軍。被推舉爲秀才,加任騎都尉,仍管轄泰山郡。黃初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繼任魏王,加呂虔爲裨將軍,封益壽亭侯。後又升任徐州刺史,加爲威虜將軍,這同樣是對呂虔平定賊寇的肯定。

執掌徐州期間,呂虔任用王祥爲別駕,將大小事務都委託於他,爲世人所稱讚。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繼位,改封呂虔爲萬年亭侯,增加食邑二百戶,連同以前的共計六百戶。呂虔去世後,由其子呂翻襲封萬年亭侯的爵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