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地引導基金採取跨區域合作模式,引入外省國資當GP

爲更好地達到招商目的,地方開始加速變革,尋求適合地方發展的新思路,除了返投鬆綁、出資靈活外,跨域合作也愈發常見。

近期,又一地引導基金採取跨區域合作模式,引入外省國資當GP,這次是保定。

保定引導基金找外援

FOFWEEKLY獲悉:近日,保定高新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引導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基金總認繳規模20億元人民幣。

引導基金主要圍繞保定市"3+N"產業格局,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實現財政資金放大效益,促進財政資金與金融及社會資本協同聯動,聚焦高質量發展。在投資方向上,引導基金將聚焦電谷產業升級、第三代半導體項目產能擴張、生命健康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等開展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該引導基金的管理人爲魯信創投全資子公司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據悉,魯信創投安徽團隊作爲輔助團隊,全程參與了投標與備案環節,並將負責後續具體執行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魯信創投於2018年在安徽省合肥市註冊成立,由安徽魯信投資有限公司、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山東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其中安徽魯信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魯信創投30%股份,爲第一大股東,而安徽魯信投資有限公司穿透後,除了魯信集團外,還有合肥濱湖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換言之,保定高新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也選擇聘請外部團隊負責引導基金的管理工作,即山東省國資管理機構,若根據股權穿透信息來看,保定高新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人背後還有安徽國資的身影。

近兩年,引導基金跨區域合作案例越來越多,一方面是引入外省管理機構,另一方面是與外地引導基金或國資共同出資同一只基金,尤其是後者,僅去年就有超5起案例。

引導基金跨區域合作成潮流

近兩年,全國各地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各地開始採取一系列創新措施,引導基金運營模式更加靈活和寬鬆,除了在出資比例、反投比例門檻上調整外,越來越多地方開始設立多級聯動的基金羣,或者選擇跨區域合作等運作模式。

1.引入外部專業管理人

一方面多地引入域外專業管理人託管引導基金,或與不同區域間合作共設母基金

今年3月份,鄭州鄭東新區與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佈啓動10億元規模的鄭州中原科技城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爲管理人。今年4月份,總規模爲30億元的浙江省“專精特新”(溫州)母基金設立,該母基金由粵科金融集團聯合浙江省產業基金、溫州市產業發展基金共同組建,管理人爲粵科金融集團。

時間再往前看,2023年7月份,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髮佈會在武漢隆重舉行會上,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正式發佈。經過公開遴選,中金資本、深創投共同中選爲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受託管理機構。

整體來看,引導基金聘請的外部管理團隊,要麼是券商、或銀行等金融系管理機構,要麼是地方引導基金設立較早、發展成熟或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國資管理,比如深創投、深投控等“資深管家”。

2.多地區母基金共同合作

引導基金跨區域合作的另一個模式是不同區域引導基金或國資共同出資同一支基金。今年1月份,重慶新微成渝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完成備案,該基金的GP爲重慶上創新微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背後LP包括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都梧桐樹創新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重慶臨空遠翔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廣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仙桃數據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當下,在我國以政府、國資主導的股權市場中,政府引導基金的新鮮話題總是能吸引到大量的目光和關注,跨域合作也愈發成爲行業關注的熱點。

直觀來看,地方政府正逐漸採取更爲開放的姿態,通過與其他區域合作,或引入外部專業力量,來推動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這種跨區域合作模式不僅日益常見,而且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其背後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對招商引資需求的日益迫切,其訴求也更爲實際,同時也對G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目前產業招商競爭激烈的現狀,政府引導基金通過合作抱團,結合多地優勢共同組建或出資同一支基金,爲政策型LP運營提供新思路,能夠兼容幷包羅多地招引和產業訴求,緩解各地引導基金間的競爭格局。不過該模式在複製上可能還存在一定挑戰,比如產業訴求之間協調的難度、項目與GP歸屬權益、營商環境與政策差異等,未來還需要綜合考慮各地優勢,制定差異化的合作策略。

而引導基金聘請外部管理人,請外援的借力思路,對起步較晚的地方來講,或將具有參考意義。畢竟,專業能力和資源加持,或對地方創投行業發展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結語

無論是請外援,選擇外省具有一定經驗的管理人負責管理引導基金,還是與外省引導基金或國資共同出資同一只基金,從引導基金運營思路層面出發,都是創新模式,對GP而言,想要獲得引導基金出資,就需要在各方資源協調中擁有的強勢地位,滿足LP的多方訴求,依然面臨較大挑戰。

畢竟,從地方來看,核心訴求還是招商,且招商重點更明確,能否落是關鍵。

爲更好地達到招商目的,地方開始加速變革,尋求適合地方發展的新思路。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FOFWEEKLY”(ID:FOF_weekly),作者:FOFWEEKLY,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