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訊(記者孫也達)5月9日,記者從秦皇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該市2023年有效註冊商標總量、有效發明專利總量和每萬人擁有量分別超過5.2萬件、7千件和22件,科技型企業達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7筆,登記額超7億元,在全省2023年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評估中居全省第一,躋身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行列。

圖爲新聞發佈會現場。

2023年,秦皇島市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爲牽引,充分發揮保護工作考覈、營商環境評價的“指揮棒”作用,以及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知識產權保護聯席會議的牽頭抓總作用,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聽取工作彙報,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工作。知識產權工作被納入市委、市政府對縣(區)黨委、政府績效考覈指標體系、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以及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檢查考覈計劃,有力推動了重點任務落實。

秦皇島市着力解決專利成果轉化的難點堵點,圍繞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推進實施,深入開展專利轉化“燕趙行”活動,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舉辦轉化對接、“入園惠企”、主題講座等活動30餘場次,8所駐秦高校、320餘家企業和23家銀行金融機構參加活動。促成1100餘項專利實現轉移轉化,萬人專利轉化數在全省處於較高水平。調整優化《秦皇島市專利資助實施辦法》,取消對國內專利授權的資助,更大力度支持中小企業專利轉化運用。引導高校院所等單位優化制度體系,強化高價值專利的創造、運用和管理。注重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組織20家企業開展“創新管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兩項標準宣傳貫徹。新增國家、省級優勢示範企業18家,實現數量翻倍增長。將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納入考覈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宣傳培訓,引導企業自主開展產品備案工作,年內完成備案22項,累計備案66項。

同時,秦皇島市2023年共辦理知識產權類行政案件124件,罰沒金額54.28萬元,其中,3起案件被納入全省“亮劍”“鐵拳”行動典型案例,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誌、馳名商標、亞運會標誌、服務機構等行政案件全類別覆蓋,行政保護效能全面提升。法院、公安等十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完善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意見》,拓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渠道,強化調解、仲裁、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的有機銜接,快速高效地化解各類知識產權糾紛。全年通過調解、仲裁渠道解決的知識產權糾紛近50起,較好緩解了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的工作壓力。積極推進保護協同,加入晉冀魯豫四省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依託跨區域執法協作機制查辦“撒可富”馳名商標侵權案。查辦公安部督辦的“8.7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爲權利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000餘萬元。發揮商標品牌指導站職能作用,幫助賽威體育積極應對商標“撤三”,有效維護了企業正當權益。

此外,秦皇島市完善服務網點佈局,佈局建設國家級網點1家、省級網點2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家,市級中心3家,市級網點10家,初步建成多層次、廣覆蓋、能力互補的市域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實現9個縣區服務網點全覆蓋。推進服務資源對接,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信息進企業促創新“百千萬”服務普惠活動,邀請國家和省級專家舉辦地理標誌、涉外保護等主題講座,發動服務機構和專家庫專家一手派送政策紅包、一手傳遞知識書包,爲16家重點企業配備知識產權服務專員,深入207家企業開展對接服務。促進手段方法創新,支持鼓勵駐秦高校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運用AI技術,製作高質量、低成本的專利推廣視頻,有效提升社會公衆對專利技術的認知度。燕山大學“智慧IP信息服務助力特種運載裝備技術創新”入選全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