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子碩

A股上市公司投向通知存款的規模大幅銳減。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4月16日至5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投向通知存款規模達1.84億元,環比減少79.39%。上一年同期,A股上市公司投向通知存款規模達13.64億元。以此計,同比減少近九成。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規模銳減速度遠超上市公司投向理財產品規模收縮的速度。過去一個月上市公司投向所有理財產品的規模同比下降12.20%至327.10億元。

有分析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A股上市公司投向通知存款規模收縮,很可能是由於部分銀行下架通知存款,不過也不排除上市公司盈利放緩的原因。也有華北中小銀行人士認爲,“這大概率跟銀行對公存款業務調整有關。手工補息倡議後,我們的對公存款業務也一直在整改,尤其是智能通知存款和協定存款。”

4月上旬,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關於禁止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 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下稱《倡議》)明確,銀行應將手工補息納入監測管理範圍,嚴禁通過事前承諾、到期手工補付息等方式,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要求或自律上限。而對公智能通知存款、協定存款,正是此前手工補息的重點操作領域。業內一致認爲,銀行集中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產品,反映監管要求逐步落地。

智能通知存款供給持續收縮

市場面上,智能通知存款的供給肉眼可見變少。今日起,多家商業銀行啓動調整或暫停智能通知存款業務。招商銀行表示,5月15日起停止智能通知存款業務服務並辦理該業務結息。客戶此前簽署的智能通知存款業務的有關法律文件自2024年5月15日終止。

光大銀行對公周計劃、對公智能存款A款(37天存期)及對公智能存款B款(7天存期)等自動滾存型通知存款的賬戶自5月15日起也停止自動滾存通知存款,已滾存的通知存款到期後資金轉回至簽約活期賬戶,然後系統將自動進行解約處理。此外,光大銀行“週週存”將於今日起停止運作,該產品屬於自動轉存功能的7天通知存款產品。

5月9日下午,廈門銀行一口氣宣佈,下架“智慧存”單位智能通知存款服務。此外,該行還同步下降個人通知存款自動轉存產品,下調存量個人7天通知存款利率。

在此之前,包括廈門銀行、平安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暫停銷售“智能通知存款”產品,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大行App下架“智能通知存款”功能,以下調存款利率,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

有華南區國有大行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智能通知存款一般具有靈活性高、利率高的特點,受公司客戶青睞。以七天智能通知存款爲例,資金每七天資金自動滾存到下一個週期。如果客戶中途提取資金,完整週期按照定期存款計息結算,非完整週期按活期計息。”智能通知存款期限靈活卻按照定期計息,推高壓降銀行的攬儲成本。

業內人士認爲,息差承壓背景下,多行集中調整、下架高息存款產品,有助於穩定負債成本,是行業化解息差壓縮的重要舉措。政策面上,監管也在持續引導金融機構控制成本,壓降部分高息產品規模。早在2023年5月份有關部門下發通知,同年5月15日起,要求各銀行控制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加點上限。同時,要求銀行停辦不需要客戶操作、智能自動滾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

上市公司的資金將流向何方?

智能通知存款、協議存款供給減少,上市公司的資金去哪了?

就目前統計來看,A股上市公司投向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大幅增加。2024年4月16日至5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投向結構性存款的規模爲242.5460億元,較上一個月的40.1780億元同比增加202.36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29.8359億元也增加12.7101億元。

從過去一個月A股上市公司投向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來看,多款產品的預計年化收益率集中在1.5%至3%。與普通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不同,結構性存款是指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收益。

也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隨着理財市場回暖,預計後續部分上市公司或投資理財產品、活期存款等。雖然活期存款利率較低,但增加活期存款部分,可令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備公司投產之需。

Choice數據顯示,2024年4月16日至5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投向銀行理財的規模環比大增231%至6.055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