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15日電(曹丹) “塘棲一小的前身‘棲溪講舍’創立於清光緒十四年,距今已有130多年曆史,第一任校長是清代著名學者王同,塘棲的地方誌《唐棲志》就是他撰寫的。”近日,浙江杭州臨平區史志學會副理事長、民革黨員虞銘向40多名塘棲一小的學生,從就讀學校的起源開始,講述着塘棲鎮的史志故事。

塘棲古鎮位於杭州市臨平區,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兩岸人家依綠波,中間一道是官河。”形象地道出塘棲古鎮的江南模樣。

授課現場。曹丹攝

“依託京杭大運河的便利,塘棲盛產的絲綢、蜜餞、鮮魚等產品,由大運河銷至四川、江蘇、天津等地。同時,吸引了來自徽州、寧波、紹興、東陽等地的商人至此經商,我們腳下這片土地越來越繁榮。”虞銘耐心地向孩子們講解。

虞銘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塘棲人。因愛好史志文學,在反覆閱讀抄錄《唐棲志》《唐棲志略》《臨平記再續》等地方史志後,開始尋訪歷史當事人和見證者,並以文字、影像等形式做了大量採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如今,虞銘已出版《塘棲藝文志》《運河商埠》等20多部作品,成爲當地人眼中的“百科全書”。

陳守清修建廣濟橋的故事、郭璞井的來歷、乾隆御碑與水利通判廳遺址的歷史意義、河道南岸廊檐設計的趣事……對於塘棲古鎮的歷史遺址、鄉風民俗,虞銘如數家珍。

位於塘棲古鎮的廣濟橋。曹丹攝

“廣濟橋是塘棲古鎮的地標建築,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的七孔古橋,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廣濟橋的朝向是南偏東,正對着超山山頂的上聖殿。”站在廣濟橋上,虞銘指向遠處的超山,“站在這裏眺望,彷彿穿越到500多年前的江南,瞧見老百姓在這座橋上往來時的生活景象。”

廣濟橋橋身發紅的石塊和斑駁的橋面欄板,恍若可見塘棲古鎮曾經的輝煌。“爲此,我向相關部門建議,廣濟橋周邊的建築物要限高,儘量保留塘棲古鎮原有的面貌。”虞銘說。

如何讓塘棲史志走出圖書館,讓更多人瞭解和關注塘棲的歷史文化,進一步激發大家對鄉土文化的認同和保護,成爲虞銘探索的方向。

近年來,他頻頻走進校園、社區,向不同年齡段的羣衆分享塘棲史志故事。同時,他重新打開史志書籍,找尋新的答案。

“歷史上的塘棲是‘甜’的。塘棲盛產水果,但水果難以保存也難以運輸。明代中葉,塘棲人呂需從外地將新鮮水果加工成蜜餞的方法傳入塘棲;明代末期,藉助京杭大運河外運,塘棲蜜餞已成爲風靡京省的時令小食。”虞銘介紹,但由於諸多原因,塘棲“味道”的配方和製作技藝逐漸失傳。

2003年,虞銘開始嘗試恢復“百年匯昌”“翁長春”等老字號,在民間尋找老藝人、在書中找尋傳統配方,讓塘棲“味道”的製作技藝得以保護和發掘,承載了“味覺記憶”的一道道糕點開始喚醒沉睡的古鎮。

“‘翁長春’是一家藥店,始創於清康熙三十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藥店內原本用於健脾開胃的糕點‘八寶珍’放了8種中草藥,藥味較重。我在改良配方後,口感更好,很受消費者喜愛。”虞銘談道。

從塘棲“百科全書”化身爲“老字號掌門人”,不變的是一個塘棲人對這片鄉土的熱愛。在傳承和創新中,塘棲古鎮開始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吸引大批遊客紛至沓來,讓塘棲“味道”再次飄向遠方。

“許多鄉村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各地不可忽視的寶貴文化資源。藉助史志文學,我們可以瞭解鄉村的過去,挖掘特色資源,因地制宜讓鄉村‘活’起來。”談及未來,虞銘期望,寫一本《塘棲續志》,時間跨度從1889年到1949年,上接清代王同的《唐棲志》,讓塘棲鄉土之美、人文之美被更多人熟知。(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