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5月15日電 題:在內蒙古牧業大旗教書的北大畢業生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DNA分子的複製……”24歲的丁新龍在黑板上寫下這幾個字後,看着臺下37名高一學生,大聲地講起了當天的生物課。

圖爲丁新龍在授課中。中新網記者李愛平攝

此刻站在講臺上的丁新龍,絲毫不見10個月前剛來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高級中學授課時的緊張。

先後從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的丁新龍,在鄂托克旗教育部門求賢若渴地感召下,於2023年9月來此執教。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另外8名清北畢業的老師。

“一方面在於當地政府爲我們提供了優厚的待遇,另一方面也想通過自我努力,爲國家培養一些優質生源。”丁新龍認爲,選擇來內蒙古牧業大旗——鄂托克旗教書,是自己深思熟慮的正確選擇。

2023年9月,丁新龍正式成爲鄂托克旗高級中學清北班高一年級的生物老師。“第一堂課,因爲和學生比較生疏,所以講得並不是特別流暢。”他回憶說,“但1個月後,這樣的情況便不復存在了,我與學生們建立起了信任與默契。”

待到期中考試時,丁新龍的努力已經取得了成效。“學生們生物課普遍都考得很好,這讓我教書的信心更足了。”

等到期末考試時,學生們的生物成績又有了小幅提升。丁新龍總結祕訣表示:“學生們只要端正態度,紮實打好基本功,成績自然就上來了。”

在鄂托克旗高級中學,丁新龍還是高一年級360清北班的班主任。學子們對這位“00後”的班主任交口稱讚。有同學表示:“丁老師就像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他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限於學科知識,還包括了許多實用的生活技能和人生經驗。他總是能用生動的例子和貼近生活的比喻,讓我們理解和掌握知識。”

鄂托克旗高級中學副校長朱思啓告訴記者,在教學過程中,丁新龍採用小組模式進行教學,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這是我們學校當下頗爲明顯的改變”。

在鄂托克旗高級中學任教近1年,丁新龍不僅品嚐了當地的阿爾巴斯山羊肉,還體驗到了草原的壯美,但他最在意的是學生們與他建立起的濃濃情意。

圖爲丁新龍(前排左三)與學生們過生日。丁新龍供圖

在這裏,丁新龍也開心地度過了自己的24歲生日。那一天,本不打算過生日的他,卻被一名老師“誑”到教室,待他步入教室時,卻發現學生們已經爲他準備好了一個大大的蛋糕。

在大家的歌聲中,丁新龍眼眶不禁溼潤。他說,這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生日,“這也證明了來內蒙古教書是我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