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保定5月15日電 (呂子豪 徐巧明)5月15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稱,該市於2022年在全省率先啓動“博物館之城”建設,目前,該市博物館數量已達71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3家、非國有博物館38家,呈現出屬性多元、題材豐富的鮮明特色。

5月15日,保定市召開“博物館之城”建設新聞發佈會。(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據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媛介紹,爲不斷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該市成立了“博物館之城”建設工作指揮部,印發《保定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強化科學分類指導,出臺《保定市非國有博物館資金扶持辦法》,強化運行資金保障。同時,謀劃實施了博物館人才培養項目,深入開展“博物館之城”建設人才素質培養暨中小博物館辦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基層隊伍建設。此外,該市分別與河北省文物局、河北博物院簽訂《共建保定“博物館之城”框架合作協議》《推動保定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助力“博物館之城”建設有序開展。

據瞭解,爲提升“博物館之城”建設品質,2024年1月3日,亞洲規模最大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之一——中國古動物館(保定市科學技術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並對外開放。該市還相繼建立了保定市淮軍公所博物館、直隸審判廳博物館、保定水利博物館,建設了保定宴飲食博物館、易縣絞胎瓷博物館以及河北大學博物館、河北農業大學農業博物館等。同時,探索公助民辦的辦館路徑,建成了順平縣民俗博物館。

今年,保定市將進一步整合多方資源,努力推動博物館領域地方立法,以新業態、新場景賦能文化傳承和文物“活化”利用,逐步建成以國有博物館爲骨幹、以非國有博物館爲補充的博物館佈局,打造“百館之城,寶藏保定”。(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