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陳杭)記者15日從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北京一中院)獲悉,北京破產法庭成立五年來,通過司法挽救程序救治近80家企業,引入投資約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穩住9.6萬名職工的工作崗位。

北京破產法庭於2019年1月30日在北京一中院掛牌成立,是全國範圍內成立的第二家破產法庭。

北京一中院院長馬強表示,北京破產法庭成立以來,共審結破產案件580件,其中適用快審程序佔比達到32.8%。審結的破產案件中,包括大型企業破產案件19件,中小微企業破產案件561件。

他說,北京破產法庭審結了多起疑難複雜的創新案件,建立了大要案審理機制。同時,確立跨境破產案件審理標準。創新性適用法律互惠認定雙方存在互惠關係,並將國際通行的外國程序集體性、外國法院管轄權適當性等要素納入承認外國破產程序的法律要件。探索承認外國破產程序後的救濟範圍,較好平衡跨境破產司法協助與保護中國債權人等之間的關係,推進跨境破產程序效力認定。

馬強表示,下一步,北京破產法庭將更好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深入民營企業內部座談交流,幫助企業規範經營管理。對於專精特新企業,推定具有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能的,及時引導管理人或債務人企業選擇合理救治路徑。(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