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安徽日報

5月陽光明媚,正是葡萄生長獲取高產的黃金月。走進靈璧縣黃灣鎮雙橋村葡萄生產基地的大棚園裏,一棚棚掛滿枝的葡萄在陽光下閃耀出亮晶晶的綠色青光,農民們有說有笑地在給葡萄修枝打岔。

“我這大片大棚,共計150多畝葡萄園,種植重點都是最優質的品種陽光玫瑰葡萄,目前這個品種市場上最受青眯,入口脆甜,口留香味。全園裏葡萄分爲三個成熟期和三個‘三分之一’,即6月初,成熟上市第一批,佔總畝數的三分之一。第二批在中秋節期間上市,也佔三分之一畝數。第三批在國慶節期間上市,也是最後的三分之一,一直可以銷售到11月底結束。去年葡萄行情較好,每市斤賣到20多元,畝收入近萬元。今年但願也能賣到好價錢。”村水果合作社負責人陳義志說。

種植水果不僅使陳義志成了承包大戶,還帶動全村羣衆致富和村集體增收,平時生產用工在20多人,在葡萄採摘和包裝銷售旺季,每天用工都在50人以上。“我們這些年齡偏大的婦女,能在家門口務上工是俺們的福,每天修枝能掙到100多元,就是剛來學徒的也能掙到八九十元,一年在家門口就能掙到三四萬元,保障俺們不返貧。”脫貧戶張大姐說。

“我們村大棚水果種植基地,不僅使承包合作社個人致富,也帶動羣衆參與務工緻富,村集體也受益,村兩委幹部都是義務參與服務和管理,幫助排憂解難,合作社每年上繳給村裏承包費20多萬元,可更好的使我們村多爲羣衆辦實事。”村黨支部書記陳勇說。

(趙 孚 劉萬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