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郭笑尘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16版)

【科学随笔】

我国正在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与科技密切相关,作为教育大国,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参与科技、应用科技、发展科技,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

没有扎实的教育基础,就没有科技的腾飞。但迅猛发展的科技,却让海量信息涌入认知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会不会让学生们感到基础教育与生活脱节,而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但加大科技、特别是最新科技成果在教学中的比重,会不会反而揠苗助长?

一直以来,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比如建立少年班对超长儿童进行专门培养。经过大量实践检验,上述解决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学生乃至社会的要求,但诸多的尝试也验证了,专门化的教育对某些学生未来走上科研道路,是有益的。例如,从少年班走出来的庄小威、张亚勤等,已经在科研活动中大放异彩。

因此,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中,注入更多先进科学技术知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育中,将科技内容转化为绝大多数学生认知可接受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明确所学知识的有效性,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实践,可大幅增强知识与应用的关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热情,增加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后查找资料乃至解决问题,又能激发对新知识的好奇,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创新和应用。

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如此循环迭代,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兴趣点,尽早定位发展目标。

那么,这种转化该如何实现?靠科普,靠创新。

有效的科普,不是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当前科技现状的组合,而是打散既有教学框架、融合当前科技必需的基础脉络知识后,涉及行业专有科学知识与工程的新型教育模式。任何一个成熟的技术都涉及多个二级学科,每一个二级学科又建立在同一基础脉络下的若干专有先验知识上,大量知识纷繁复杂,互有交叉,又各自不同。这就需要深耕行业科技的研究人员,结合现有教学体系,提出相对合理的科普知识体系。可以说,适合而完备的科普知识体系,是科教融合的第一载体。

而笔者所说的“创新”,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充分的科学普及后,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体系下的不足或边界,以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做科学的“裱糊匠”,弥补现有科学或应用的不足。相较于完整地实现一个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产品来说,对青少年创新的考量,更应该聚焦在逻辑的完整性、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毕竟,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这里的“道”,就是逻辑,就是思维。

笔者认为,科普和创新是连接教育和科学的两座桥——以科普关联基础教育,以创新衔接先进科技。只有抓紧科普和创新这两条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科技融入教育,培养出更多科技人才。

我国对科普和创新越来越重视,许多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一同参与科普工作,发起多种与行业紧密结合、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普创新活动。相关科技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众多深入一线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献计献策,为各类科普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优化学生科普教育、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

(作者:郭笑尘,系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特聘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