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華西都市報◎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八年級七班 甘葦航

“回位不及時,握拍太緊,轉身太慢……”教練又一次毫不留情地數落着我。窗外,春日的陽光十分溫暖,可我卻分明感到了刺骨的寒涼。旁邊的場地上,幾個比我還小的孩子正在對打。羽毛球在他們的手中仿若穿雲之箭,飛向半空。我不敢對着教練凜然的眼神,俯身拾起頹然倒地的球拍,陷入了沉默之中。

兩年光陰在球場上度過,我卻如同一支拙劣的筆,總是寫不出美麗的詩。

白色的球歪歪扭扭飛在半空,彷彿疲乏的我。我不是不努力,可兩年的堅持,我卻還在基本動作上糾纏……

終於結束了訓練,揹着球拍,我和媽媽穿過球場外的花園。春風過處,萬物葳(wēi)蕤(ruí),生命蓬勃。只有那石板下灰撲撲的苔蘚,彷彿迷路的孩子,沉沒在孤獨與寂寞之中。它們,多像我啊!“快看!”媽媽叫道,“這些苔蘚居然開花了!”我驚異地蹲下身子,仔細端詳:這一簇簇不起眼的苔蘚中,原來也有白色的苔花,鑲嵌在灰綠的葉子間,如同暗夜中發着微光的星。我心中一動,或許,在這繁花的時節,我不是迎春花、玫瑰,也不是玉蘭,可是到底沒有一朵花會錯過春天,即使是苔蘚,也有屬於自己的綻放。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從那天起,我成爲了球場的常客。從清晨,到傍晚,我用球拍追趕着移動的陽光。一次又一次,我重複着以往頗覺枯燥的基本動作。又一個球飛來,我揮拍擊出,風聲填滿了網格,準確撲向那半空飛落的“白鴿”。“啪”一聲脆響,它振翅起飛,越過球網,潔白的翎羽披着霞光。收拍轉身,教練嚴厲的眼神中有讚許一閃而過。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此刻,我知道,我已經寫下了春天詩行的序章。

是的,我不是迎春花,以燦爛的黃鋪陳底色;我不是玫瑰,以跳動的紅書寫華章;我不是玉蘭,以聖潔的白吟詠意象……

可我能做一朵苔花,於不起眼之處,用小小的筆,爲這春日組詩寫下屬於我的最美的詩行,它的註腳叫拼搏,也叫綻放。

評語

作者寫的是學生生活裏最常見的題材:遇到挫折後如何發奮自強。但和一般的學生習作相比,多了幾分巧思:託物言志,且選取了相對新穎的苔花;雙線並行,苔花盛放,“我”也在球場上重拾自信;詩詞貫穿,暗合標題中的“詩行”;描寫細膩,讀來真切動人。苔花終於開放,孩童也踮起腳尖,向着這世界捧出了沉甸甸的心意。

(指導教師: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李琳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