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西安日報

王淵平爲同學們詳細講解潏河文化。(學校供圖)

本報訊(記者 程靜)“潏河”你讀對了嗎?長安“八水”是哪“八水”?潏河發源地是哪裏?……日前,長安區第十一小學一行學子“讀行潏河畔”,探索家鄉美。

潏河繞西安之南,是長安“八水”之一,也是西安地區最負盛名的河流之一,長安區第十一小學就位於潏水向西流向的起始段河畔。爲增進學生對家鄉的地理認知和文化傳承,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該校利用這一地域文化優勢,多學科融合,開發了“城南詩韻”綜合實踐活動,並不斷探索其內涵和外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現場,“小小講解員”按圖索驥,跟隨老師的細緻講解,瞭解家鄉文化。唐詩之旅組委會主任、長安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王淵平老師也在現場,爲同學們詳細講解潏河文化。

長安的歷史文化名人數不勝數:大學者張載、愛國使節蘇武、詩人杜甫,楷書大家顏真卿……每位同學積極分享,和詩而歌,用吟唱的方式表達對美麗長安的熱愛、對古詩文化的熱愛。

精美的書籤、漂亮的書寫、精彩的詩行在風中搖曳,碧綠的水杉、潺潺的流水、空靈的鳥鳴在潏河畔相得益彰,如一軸美卷。瞧!有的同學格外用心,將“長”和“安”藏在了詩行裏。

“您好!我是長安區第十一小學的學生……”小小宣講員們禮貌地向遊人介紹潏河文化、長安文化,並把印有十一小校徽和潏河文化的明信片贈送給遊人,爲家鄉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長王擎表示,觸摸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入瞭解潏河文化,將經典根植於心靈深處,將熱愛化作成長的動力,學校將着力培養學子成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幸福美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少年君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