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 本報記者 吳雨陽

“這是隻屬於阿勒泰的詩情畫意,每幀畫面都像一幅畫卷”“深山牧場裏樸素的生活,讓我找回了心中的平靜”“邊看邊訂好了去阿勒泰的機票”……5月10日,熱播劇《我的阿勒泰》迎來收官,翻看電視劇評論區,不少網友留下了熱情洋溢的觀後感。這部改編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電視劇只有8集,卻在開播後快速收穫豆瓣8.7的高評分,成爲今年到目前爲止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不僅播出期間好評不斷,相關話題多次衝上微博熱搜,還引發了人們對現實中阿勒泰地區的關注熱潮。爲什麼大衆對《我的阿勒泰》如此癡迷?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講述了生長在新疆阿勒泰的漢族少女李文秀,在大城市追求文學夢想而不得,無奈回到老家與開小賣部的母親相依爲命,在迴歸、碰撞、融入家鄉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然之美、心靈之美的故事。劇中清新治癒的美學風格,平凡但歡樂的生活畫面,以及普通人守望相助的溫暖經歷,讓“阿勒泰”這個詞,既代表着大美新疆,也成了一處心靈的安寧之所。在當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中,人們格外渴望尋找到能夠寄託情感、釋放壓力的港灣,《我的阿勒泰》用一種全新視角去看待世界、探討人與生活的關係,無疑是一劑療愈的“良藥”。

如畫般的自然風光和哈薩克族牧民的原生態生活,打造了《我的阿勒泰》獨特的標籤。在劇中,有直入雲端的雪山、茂密的森林、成羣結隊的羊、肆意奔跑的馬……曠遠深邃的邊疆景觀以一種獨特的質樸感,讓觀衆的視覺和心靈倍感放鬆和治癒。但《我的阿勒泰》並非是對田園牧歌的簡單描述,對觀衆而言,觀劇時彷彿走進了阿克哈拉村和喀吾圖的鄉居生活:喝烏蘇、看叼羊,矯健的哈薩克族少年縱馬飛馳;日升日落,四季流轉,春天要遷夏牧場,深秋要轉冬窩子。還有集體沐浴、河邊洗衣、山坡牧羊、購物要賬等大量生活情景,鋪陳出真實世界的點滴,讓“詩和遠方”與人間煙火重疊、合奏,北疆因此散發出動人的溫暖和豐盈,在觀衆內心激盪起一種久違的親切。

阿勒泰的魅力,也來自於這裏純真善良的人們。在女主人公文秀的眼中,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萬物有靈,人皆有情。小賣部老闆娘張鳳俠帶着曠野般的野性和粗糲,從來不會精神內耗,也不會掃孩子的興,發現女兒面對人情冷暖時有些笨拙便安慰:“樹啊草啊,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麼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庫蘭、文秀、託肯三人到河邊洗衣服,約好了穿漂亮衣服去參加婚禮。三個人穿過樹林,互相戴上花兒,雖然託肯此時已經歷了喪夫之痛,但在朋友面前,她又迴歸了一個美麗自由的女孩。文秀與巴太之間青澀的戀情,更讓人們看到了兩顆純真自由、無拘無束的心靈。生動飽滿的人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交融、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畫面,讓觀衆時時感受到親人摯友、童年故鄉在人生中留下的珍貴印記、深情厚誼,從心底產生深深的共鳴。

以一顆普通人的心體驗和思考生活,從身邊的人、身邊的故事裏感受溫暖和生命的意義,是《我的阿勒泰》火出圈的關鍵。劇中每個角色,雖然外形不出衆,人設也不“高光”,但都帶着生活的鮮活感。隨着人物角色的成長,劇情展現了重重交織的現實矛盾:文秀懷揣夢想卻屢屢碰壁的焦慮,文秀母女間的代際衝突,單親媽媽託肯的現實困境,固執得“像一塊硬石頭”的老阿爸蘇力坦,不得不接受遊牧時代遠去的無可奈何……普通的、奔勞的人們,從這些週而復始的悲歡裏,看到人生百態,也看到自己的身影。然而,劇中的每個小人物都在爲自己的選擇而努力,不斷尋找着生命的意義和歸屬感,永不言棄。親聞、親見牧民的淳樸和堅韌,文秀的靈魂受到觸動,最終懂得了“去愛,去生活,去受傷”,《我的阿勒泰》也在這生命的跌跌撞撞中向觀衆道出了樸素透徹的人生哲學:傷痕不會消失,但它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幸福不取決於物質,而取決於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否能在漫長的生活中找到安放心靈的時刻。

作爲改編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的創作化用了作者李娟本人很多的生活經歷。從小不愛上課、高中輟學、收過廢品、當過裁縫,她的很多文字寫的就是她的外婆、母親,自家小賣鋪和阿勒泰山區的故事。在自傳式散文《我的阿勒泰》中,李娟以細膩明亮的筆觸、治癒幽默的風格,記錄了北疆種種美好閃光的時刻,尤其是以近乎顯微鏡式的手法,放大了現實生活中常被忽略的微妙細節。這些真實且真誠的細枝末節,讓生活與生命訴說了自身,開掘了那些更爲恆久的意義與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