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連日報

甘井子區教育局幼兒園組織家長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高軍 攝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孟清〛

採訪嘉賓:

谷力羣 大連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大連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

陳思佳 甘井子區教育局幼兒園副園長

友好家庭是子女婚戀觀生育觀的重要加分項

谷力羣告訴記者,近年來大學開設的婚戀課特別受歡迎,教室坐滿了,學生們就站着聽。爲什麼呢?因爲孩子們從小到大接受到的婚戀教育太少了,常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孩子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子,其實孩子們未必是簡單的不願意,很有可能是不會談戀愛,也不善於構建親密關係。

大學生小娜表示:“高考前,媽媽一說到談戀愛就如洪水猛獸,上了大學卻又着急讓我找個稱心如意的男朋友,這真的很難啊。”谷力羣說:“小娜所說的情況並不是個例,這種代際婚戀生育觀念傳承的割裂是一種普遍現象。其實,婚戀觀和生育觀是貫穿孩子成長全過程的,從幼兒園到大學,家長都可以適時積極引導。”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可能會有異性好朋友,或者說出“長大了要和某某結婚”的童言童語,家長既不要當成笑話四處宣揚,也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很“髒”的想法和行爲,而是要告訴孩子“婚姻是美好的”,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有關“婚戀與親密關係”的繪本。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對異性有好感,這很正常,當家長髮現孩子有異性朋友時要態度平和,要能“接得住”孩子的情緒和表達。這個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與異性交往的邊界,聊聊自我保護和珍愛,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對於婚戀的積極觀點,有效引導和溝通,而不是阻斷溝通嚴防死守。這樣,隨着孩子逐漸長大,婚戀觀也會自然成長。當孩子升入大學之後,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主要是榜樣的作用,家長維護好自己的親密關係,孩子大概率不會排斥進入婚姻。同時,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生育觀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長總是抱怨養孩子的苦與累,那麼子女很可能就會對生育望而生畏,如果家長傳遞給孩子的觀念是“養育子女的過程是內心豐盈生命完整的成長過程”,那麼,子女的生育觀就會更積極健康。

另外,有些父母爲了讓子女儘快生育小孩,往往會給孩子承諾“你們只管生就好了,我們幫忙帶,不用你們操心”。對此,谷力羣並不贊成,她說:“子女成婚後,父母要與子女更加分離,不要過多介入子女的婚後生活。”隔代撫養涉及到的問題比較多,比如兩代人的教育教養觀念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溝通方式不同等都會影響到家庭關係,甚至是夫妻關係。谷力羣建議父母與婚後的子女保持相互獨立的家庭關係,首先,維繫好父母自己的親密關係,其次,在涉及孫輩養育的問題上,只在子女有需要的情況下提供適當的幫助。

做情緒穩定的父母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陳思佳告訴記者,近年來“家長對子女的過度保護”這一話題常常被幼兒教師提及,比如過於精細化的餵養方式,蘋果必須削皮切小塊、肉塊都要切碎變成肉末等;日常生活中各種包辦代替,導致幼兒動手能力欠缺,養成依賴心理等。

對此,陳思佳建議家長做情緒穩定的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以促進人口高質量的發展。

第一,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遇到困難不抱怨,引導孩子學着家長的樣子,自然學會積極向上。

第二,允許孩子表達並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有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得到允許和尊重,讓孩子學着動手做、學着作選擇,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第三,寬嚴並濟,既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讓他們知道,家是他們永遠的避風港,又要在孩子做錯事時嚴格管教,而不是過度保護不忍責備。

第四,高效陪伴做好榜樣,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他們的偶像,一言一行都會被模仿,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比如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家長就不能總是刷手機。

融合教育最重要是一個“早”字

另外,陳思佳表示,對一些語言發育遲緩、口齒不清晰、注意力不集中、不會參與同伴遊戲或合作遊戲等需要被特殊照顧的幼兒,家長要認真面對,不能簡單地認爲“長大了就好了”,而是要給孩子適時的科學引導和支持。“幾年前,我們遇到了一個比較特別的孩子,話極少,不願意與人交流,幸好孩子的家長比較配合,後來,在甘井子區特殊教育中心的幫助下,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患孤獨症的孩子,經過幼兒教師和特殊教育教師的融合教育,孩子成長得特別快,現在已經正常上小學了。在這之後,我們創設了心理資源教室,建設了融合教育團隊,目前已幫助15名特殊幼兒融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陳思佳特別提醒家長,融合教育的實施最重要的是一個“早”字,早發現、早干預、早引導。有的家長意識到了子女有些特殊,但是卻不願意面對,總是迴避問題,那麼就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是融合教育良性運轉的必備條件,在遇到特殊兒童時我們會面向家長開展一對一、全過程的家庭教育跟蹤指導,形成‘一人一案’的個性化成長檔案,並針對孩子的發展情況實施精細動作、大運動等全面銜接教學計劃,力求讓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爲其融入小學集體生活打好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