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八大園區錯位發展、各具特色

北港工業園:“工業上樓”蹚出了一條新路

近年來,洪山區圍繞科技服務、文化創意、商務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大主導產業,將園區作爲企業和產業聚集的主戰場。烽火創新谷九成企業聚焦信息與通訊技術產業、創意天地園區形成全品類文化創意產業鏈……洪山區八大特色園區連成一個產業聯動、空間聯結、功能貫穿的創新經濟帶。

一棟棟“摩天工廠”現代化十足:10層高的廠房裏,低樓層是生產車間,高樓層用於研發和辦公,所有生產流程實現垂直化佈局。天輝醫藥產業園位於八大園區之一的北港工業園內,其先行探索的“工業上樓”轉型升級路徑已成全市改造樣板。

“公司原來都是傳統單層鋪開的扁平式廠房,項目改造完成後,園區面積從1.7萬平方米向上生長到了8萬平方米,面積是原來的4倍多。”天輝醫用生物材料產業園副總經理唐小雄說。

■ “向天借地” 破解產業空間難題

北港工業園於2000年開工建設,坐落於洪山區南湖片區的核心區內,這個位於中心城區的省級工業園區開園後,不斷吸引企業積極拿地。但受工業用地制約,產業發展空間日益緊缺、用地成本不斷攀升,園區部分企業發展逐漸遇到瓶頸。

2017年,洪山經濟開發區搶抓全市政策機遇,在全市中心城區裏率先啓動“零土地”技術改造工程:規劃提升北港工業園的容積率,新增建築面積約34.5萬平方米。

天輝醫用生物材料產業園則是全市首個零土地技改項目。“‘零土地’技改意味着在不涉及新增用地前提下,建設高層垂直化廠房,引工業企業上樓。”洪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方華介紹,“此前,全市內還沒有改造先例,我們幫助企業和市裏各職能部門協調溝通,一步步‘蹚’出了一條新路。”

2021年,三棟嶄新的10層廠房矗立園區,天輝醫用生物材料產業園一期項目竣工投產。2023年,二期項目建成,一棟24層高樓建築拔地而起,在合理範圍內,樓內任何一層都可作爲生產廠房使用。

■ “摩天工廠” 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工業上樓”後,園區的產業集聚特徵明顯。“天輝醫用生物材料產業園原來容積率不到1.0,現在達到3.76,一、二期項目目前共引進80家企業,集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物流配送於一體,實現了產業鏈條全覆蓋。”方華說,在天輝科技生物醫療產業鏈的集聚作用下,國藥集團、通用醫藥等大型醫藥集團的區域性總部陸續進駐,樓上樓下的企業既是“鄰居”,也是合作伙伴。

2023年,佔地23.8畝的天輝生物醫藥產業園營業收入超20億元,每畝稅收超過百萬元。佔地面積不變,單位產值倍增——“摩天工廠”實現“向天要地”,爲中心城區發展製造業打開了破題的思路。

今年,在北港工業園內,6個各具特色的“工業上樓”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

“過往,工業園區以畝產論英雄,在北港工業園區要以平方米論英雄,以每平方米的產出來衡量發展的質量,真正實現寸土生寸金。”洪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

隨着城市發展,中心城區的土地越來越緊俏,緊湊型的集約發展——“工業上樓”是必然趨勢。隨着容積率的提高,單位投資強度和產出密度都會隨之提高。洪山區在武漢首試“工業上樓”,具有很好的示範效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