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江日報

資產營收均位列新城區首位

區屬國企改革迸發引領區域發展新力量

5月10日,江夏光合創新科技企業孵化器正式發佈招商信息,並同步發佈園區支持創新創業“黃金六條”獎勵政策,對大學生企業、高端人才創辦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減免租金,極大降低了企業創新創業成本。該孵化器正是由江夏國控集團下屬江夏經開集團運營。

■ 聚焦主業 二次創業再出發

光合創新科技企業孵化器位於廟山光電子信息產業園研發樓3—5樓。樓內共享工位、小型辦公區、研發生產區等多樣式辦公場地齊全,辦公桌椅、中央空調、高速光纖專線、會議室及會議設備、洽談室等硬件設施一應俱全。公共服務空間內,還有公共會客廳、共享會議室、多功能路演大廳等,讓企業真正實現拎包入駐。

“整合重組後,國控集團的戰略定位也發生了轉變,正在從城市建設商變成城市運營商。”區國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房東變股東,從房地產到產業園,通過對從城市土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房地產開發、產業發展等資源,進行集投資、建設和運營全過程於一體的市場化運作,實現城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改革後,區科技投資集團也將核心主業聚焦爲金融投資,併成功取得新城區首個基金管理人資格,成爲本區“1+5”政府投資基金的管理人。目前已與高瓴資本、國投創業、同創偉業等頭部機構深度合作,東飛凌、洛特福、波睿達等優質項目接續落地。成功實現資金在招商引資中的有效放大和運作,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產業中心領航集羣。

■ 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

均列新城區第一

2022年,江夏區大刀闊斧推進國企改革,根據主責主業和功能定位,實行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將200餘家區屬國企整合爲三家區屬一級國有集團化公司,並按照市場化、規範化、專業化、扁平化的管理導向,建立職責清晰、精簡高效、運行專業的管控模式。

江夏區國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完成全區各級各類230餘家企業股權及資產劃轉、封存和註銷,實施整合重組後三大集團資產總額達829.08億元,位列全市第四,新城區第一;營業收入43.75億元,利潤總額3.85億元,位列全市第二,新城區第一;全區高信用評級企業數全市第二。

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 陳耀:

區屬國企改革的推進是改革深化的一個生動體現,通過資源重新整合,按照現代化企業的管理要求進行國企治理,能夠大大增強區屬企業的動力和活力。江夏區在國企改革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前景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