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5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2023年的執法“成績單”,並明確了2024年執法重點。證監會表示,將從嚴打擊嚴重危害市場平穩運行、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社會影響惡劣、羣衆反映強烈的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爲,將強化線索發現,嚴查重大案件,提升執法效能,持續深化合作,注重懲防並舉,爲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保駕護航。

統計顯示,2023年,證監會查辦證券期貨違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長19%;作出行政處罰539件,同比增長40%,處罰責任主體1073人(家)次,同比增43%;市場禁入103人,同比增長47%;罰沒63.89億元,同比增長140%;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案件和線索118件。

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證監會對於涉嫌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爲的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即使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也要堅持一查到底,杜絕“帶病申報”“病從口入”,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2023年,證監會查處4起發行人在發行申報階段報送虛假財務數據案件,其中科創板IPO企業思爾芯爲達發行條件,2020年虛增利潤佔比達118%,爲註冊制下首例在申報階段即被證監會發現查處的欺詐發行案件,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處以1650萬元罰款。

同時,聚焦濫用會計政策、大額計提資產減值調節利潤等違法行爲,嚴肅查處32家情節惡劣的公司,嚴打借減值之名行財務造假之實的違法行爲。2023年,證監會查處的上市公司中有32家已被強制退市,向公安機關移送相關涉嫌犯罪上市公司42家。

在壓實“看門人”責任方面,證監會堅持“一案多查”和“雙罰制”。2023年,共對25家中介機構、94名從業人員作出行政處罰。在依法適用“財產罰”之外,用足用好法律賦權,探索適用“資格罰”。如對中天華茂會計師事務所在東方網力年報審計執業中未勤勉盡責行爲,沒收業務收入並處以5倍罰款,暫停其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對爲勝通集團發行公司債券提供服務未勤勉盡責的國海證券項目負責人孫某,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另外,證監會嚴查快處違規減持行爲。聚焦大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違規減持亂象,堅決查辦9起違規減持案件。從嚴打擊內外勾結操縱股價,查辦9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高管與遊資內外勾結操縱本公司股價案件。對於新型違法案件,證監會用數據化分析手段,依法打擊不斷變異、升級的資本市場新型違法行爲,堅決遏制蔓延勢頭。

證監會表示,2024年將從嚴打擊嚴重危害市場平穩運行、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社會影響惡劣、羣衆反映強烈的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爲,爲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保駕護航。

一是強化線索發現。加大科技監管應用,不斷提升線索發現的敏感度和精準度,強化跨部門跨領域跨市場監管協作,加強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聯動、信息披露與交易監管聯動、現場檢查與稽查調查聯動,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

二是嚴查重大案件。重點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佔用擔保、違規減持等違法違規行爲,密切盯防並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影響市場正常秩序的違法行爲,爲投資者入市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三是提升執法效能。加強對案件辦理全流程全週期管理,強化過程監督、動態管理、關鍵環節把控,切實提升查辦質量。優化執法力量配置,通過“聯合調查”“以案代訓”“援派組長”等模式,快速查處重大案件。

四是持續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公安、檢察駐會辦公、溝通便利的機制優勢,聯合公安、檢察機關集中部署、督辦案件辦理相關工作。加強與相關部委、地方政府在信息通報、數據共享、案件辦理等方面的聯動,形成各司其職、有機銜接、齊抓共治的工作格局。

五是注重懲防並舉。發揮稽查執法“懲罰”“治理”“預防”“教育”功能,讓挑戰法律底線者付出應有代價,並以罰促改,以罰促管,實現對市場生態的涵養和修復。提升執法透明度,及時通報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類案辦理情況及典型案例,實現“辦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