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近日,记者从重庆经开区获悉,2023年重庆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突破4905万美元,位列国家级开放平台第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71.6亿元,同比增长2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3年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综合评价中,在全市首批自贸区联动创新区中排名第一,开放经济步伐持续加快,助推新重庆加速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据统计,截至2023年,重庆经开区依托经开区跨境创新服务中心,引进际艾、庆盛、厚泽等18家外资企业,累计到位外资10.9亿美元;2023年推动际艾合伙到位外资3800万美元;抢抓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机遇,有序推动台达电子西部生产基地施工建设,促成禾赛科技新增到位外资1000万美元,外资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同时,重庆经开区加快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制定《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开放发展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中新(重庆)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接入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优势,支持灏瀚网络等企业利用跨境网络开展技术服务外包、数字内容服务、电子游戏等线上服务贸易,连续4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开放通道持续释放开放红利。

此外,重庆经开区大力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依托京东智能城市(重庆)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成功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企业28家,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4.5亿元,占经开区外贸总额的34.2%,助推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经开区还着力抓实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在西部率先开展“区外工单核销”助力加工贸易发展。

截至2024年3月,台达电子加工贸易出口总值1632.62万元,同比增长58.51%;实现出口退税17个税费种合并申报,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以内;率先开展国家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有力推动全市唯一获批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出台区级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辖区共17家企业获得超600万元资金支持。

重庆经开区还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争取重庆海关支持,获批公用型保税仓库一个,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常态化开展“三送一访”服务活动,全覆盖走访谊品科技、台达电子、德庄国际等72家外资企业,帮助解决问题困难50余件,有效提振外向型经济发展信心。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唐琴

原标题:去年实际使用外资位列国家级开放平台第三 重庆经开区跑出开放经济“加速度”

编辑:饶治美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