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健 何治民

“低空經濟”的熱度持續升溫。當前,發展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爲代表的低空經濟,已成爲多地爭相佈局、積極謀劃的一個重要方向。

近日,由上海證券報和國泰君安證券廣東分公司主辦、廣發基金支持的上證投資匯活動,走進國內低空經濟龍頭企業億航智能,與會嘉賓圍繞“‘低空’起飛,機遇無限”主題,針對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行業關注重點及區域發展等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思維碰撞。

eVTOL處在商業爆發的前夜

飛行,是人們暢想的一種未來交通方式。

近一段時間來,eVTOL的頻繁試飛,也刺激着資本市場的神經。關於eVTOL的未來發展預期,與會人士認爲,目前,eVTOL屬於起步階段,有望在未來2年至6年迎來商業化的爆發式發展。

“新技術帶來的新產品及新業態,會顛覆傳統行業,不能站在傳統的邏輯上去審視新商業的增長潛力,預期低空經濟進展會非常樂觀。”一位與會嘉賓表示,出行一定是未來eVTOL的主賽道,在發展過程中,市場還會有更多不同的產品形態,並嘗試更多的不同應用場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低空經濟+”模式,正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下持續落地,如應急救援、航空消費、通航運輸、傳統作業等領域。在低空領域,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固定翼/旋翼無人機、eVTOL等產品形態,不一而足。

“此前,市場認爲eVTOL商業飛行真正的爆發期可能在2030年以後,但根據近期的發展趨勢來看,預計在2026年至2028年就會迎來非常大的變化。”上述嘉賓分析說。

對於“爆發期”時點更早到來的預期,億航智能副總裁薛鵬也很樂觀。他認爲,eVTOL目前已經可以給消費者提供低空飛行的體驗,從提供體驗到成爲交通方式,這還需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現在正處於起步階段,預計2026年至2027年將迎來市場的全面爆發。

在廣汽飛行汽車總體設計高級主任研究員王林林看來,eVTOL正處在“產品大爆發的前夜”。

從商業化的路徑看,王林林認爲,從隔離空域到融合空域,從經過審批的固定航線到按照用戶需求的航線自動飛行,eVTOL實現商業化運行仍需要時間。

王林林稱,以“空中出租車”類型的成熟交通方式來看,eVTOL的商業化運行會比較樂觀,實際中需要“邊走邊看”。

中國民航局發佈的預測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另據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eVTOL/UAM單一市場。

降本和安全是繞不開的話題

目前,市場上成熟的低空經濟產品仍較爲稀缺,單價較高,出行安全也備受關注。eVTOL等更便宜的低空經濟產品要“飛”入平常百姓家,成爲拓展立體交通出行的新工具,成本和安全是繞不開的話題。

“實現規模化後,成本自然就會降下去。”薛鵬開門見山,亮出自己的觀點。

王林林認爲,除了通過規模化來降成本外,還可以從電池、材料領域的技術革新等方面下功夫來降低成本。

前述嘉賓表示,目前,發動機方面,eVTOL的成本比傳統航空器要低。在電機方面,現在一臺eVTOL飛行器至少需要安裝6臺電機,未來規模化量產後,整機的單位成本將顯著下降。

他認爲,基於當前分佈式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架構設計,當前多家公司的eVTOL產品基本上都能達到智能性、安全性要求。未來,隨着架構的持續優化,以及電機、電池等方面可靠性的進一步增強,eVTOL的安全係數有望比直升機更高。

傑創智能高級副總裁、董祕趙捷認爲,空中安全是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關鍵問題,特別是未來城市上空eVTOL的架次密集後,空域融合、航路碰撞、微氣象災害等問題將會導致一些安全隱患。

對此,他建議,建立一個城市低空感知和服務網絡,爲長距離的飛行提供實時的動態位置廣播、航路預測、微氣象預報等服務,避免撞擊等高風險事件的發生。

廣東將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

過去兩年,低空經濟每年保持着約30%的增速,呈現井噴發展態勢。據賽迪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4億元。

從當前低空經濟發展的區域特徵來看,低空經濟率先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爆發,目前主要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成渝都市圈等區域。

廣汽飛行汽車研發負責人蘇慶鵬認爲,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會先在粵港澳大灣區百花齊放。

以粵港澳大灣區爲例,目前大灣區的常住人口達到8600萬,9個城市之間每天跨城通勤人口達到940萬。其中,廣州的交通擁堵指數位居全國前列,對時效性要求高的高淨值人士,其交通需求背後蘊藏着巨大的新商機。

資料顯示,深圳、廣州兩地的低空經濟企業註冊數量佔據全國前兩個席位。廣州空港委市管一級調研員賀同林分析稱,粵港澳大灣區每天跨城通勤的940萬人中,如果有千分之十的人選擇使用eVTOL出行,大灣區在該領域的低空經濟總量預計每年將達到數百億級規模。

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企業、市場等多方的合力推動。當前,廣東對低空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搶飛”動作不斷。賀同林透露,目前,廣東省低空經濟的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廣州市的相關方案以及對低空經濟研發、製造、運營、基礎設施建設的補貼政策等,將在近期內陸續出臺,助推低空經濟發展更好“騰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