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鎮江日報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創新引領成效顯著

這片熱土,“爆單”成企業發展熱詞

本報記者 潘宇琴

本報通訊員 王銀 張旻婧

“這是直徑爲8.6米的大型螺旋槳,它將替代歐洲一艘載有8063個集裝箱的遠洋船上原有的螺旋槳裝置,更新後預計爲船舶年節省燃油3400噸。”近日,在位於鎮江經開區四平山路的鎮江同舟螺旋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企業副總王通向記者介紹,今年一季度企業合同訂單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現在我們的訂單生產排期已經排到了2026年。”

2023年國際海事組織制定了航運業碳減排目標,提出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應比2008年下降至少70%,因此航運業“脫碳”掀起了船舶設備更新潮。作爲2023年入選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舟螺旋槳緊緊抓住時代機遇,通過突破傳統、技術創新,深耕船用推進系統領域,以技術創新助力船舶在浩瀚大海實現綠色航運。

“與傳統螺旋槳不同的是,現在生產的船舶推進系統是‘三件套’,前段增加了導輪,後段增加了帽鰭,打散船尾的亂流,提升推力,節能減排效率提升約8%。”在生產現場,一隻形似魚翅的大型帽鰭旁,企業總工程師胡傳林與技術人員仔細覈對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通過機器人等數控加工設備的應用,可以使得部件的尺寸精度達到‘絲’,以確保實現精準節能減排。”

無獨有偶,在綠色低碳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位於丁卯的江蘇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在企業負載模擬試驗檯旁,伴隨着設備轟鳴聲,電子屏幕上的電流波形均勻地上下波動,顯示剛生產下線的繞組永磁調速器的電壓平衡、功能達標。

“這個產品的技術原理和調速方式都突破了傳統框架,在國內外同一領域,這是獨創技術,它的核心在於轉差功率回饋再利用,可以使得多餘的能量不浪費,實現高效節能。”磁谷科技技術部部長楊可銀介紹,目前企業生產的繞組永磁調速器獲得了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這項產品技術已入選生態環境部《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應用於工業風機水泵調速節能,相比傳統設備節能率高達20%。一季度,企業生產訂單同比增加40%。

在這片創新潮湧的熱土上,“爆單”、增長已成爲經濟發展的“熱詞”。除了船舶海工等傳統制造業,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企業都緊抓時代風口,以科技創新爲驅動,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澎湃動能。當下,恩坦華汽車零部件(鎮江)有限公司以小零件撬動大產業,成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與此同時,蓬勃生物抗體藥及基因細胞治療藥物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奧雷光電年產153萬隻新基建用光模塊項目、金海創年產40萬套振鏡生產基地項目都在全速推進中……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一個月前,丁卯街道剛剛獲評2023年全市高質量發展先進鎮(街道、園區)。立足“科技創新、產城融合”發展定位,丁卯街道用心搭建政銀企交流平臺,助力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研究國家、省、市融資化債政策導向,精準把握行動路徑,與金融機構積極溝通交流,全方位、多層次、分領域開展融資項目梯隊建設;同時做好企業服務“店小二”,爭做企業服務“貼心人”,積極開展惠企政策宣傳,2023年全年丁卯街道各條口指導各類企業申請專項資金達1.15億元,目前正在推進規上工業企業進行“智改數轉”全覆蓋診斷工作,引導企業更新設備、轉型升級,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凝聚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