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加快“以旧换新”,力争新增注册2万辆以上

乘势而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速

本报记者 陈志奎 本报通讯员 李再强 邱亚

一辆辆新能源重卡在镇江市大港港口和南京市新生圩港口间穿梭来回。自去年9月宁镇两地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重卡跨城际互通互换后,马力强劲的绿色动脉在两地港口间瞬间打通,也标志着全省新能源换电重卡在公共领域规模化应用迈出第一步。

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新能源重卡换电模式发展,积极拓展换电车辆规模化应用领域,加快重型货车换电站布局建设,构建统一标准下互联互通、城际通换的换电网络体系。

这也是镇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持续提速的缩影。近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4年镇江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要点》,传递强烈信号:今年我市将积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着力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活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加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助力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市新能源汽车日益驶入寻常百姓家。去年的统计显示,全市汽车登记注册量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4.6%,辆数较上年增长41%,增长势头迅猛。

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是落实“双碳”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今年“五一”假期,我市组织开展以“金山消费节 ‘五一’焕新购”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其中之一即“汽车焕新”活动,众多新能源车企响应推出重磅优惠活动,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着眼释放消费潜力,此次工作要点提出,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系列活动。结合“金山消费节”等品牌消费推广活动,我市将开展新能源汽车静态展示、试乘试驾、充电桩使用教学、交通安全法规及常识宣讲等活动,组织新能源汽车进县乡、进园区、进机关,加快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推动全年新增注册新能源汽车2万辆以上。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公共领域车辆示范引领走在前。对标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划任务,2024年我市将逐步提高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新能源汽车比例,其中,城市公交电动化比例不低于90%;出租汽车、轻型环卫、邮政快递等领域不低于80%;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突破60%,以期有序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

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迭代升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正在蓬勃发展。根据计划安排,我市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围绕构建中重型、中远途等典型应用场景,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尝试氢燃料电池汽车“气-站-车”一体化联动运营模式。

充电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新基建重点,也是串联起城市绿色出行地图的关键节点。今年我市再发力,将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优化城市区域充电网络,明确城市建成区新建大于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和文化旅游场所停车场。有序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减少分散式充电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电力资源利用率。

当下,汽车市场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和增量并重的时代,以旧换新潜力巨大。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伴随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各地、各部门将强化部门协同、落实推进机制、优化支持政策,并结合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汽车供需对接等活动,推动实现全市年度推广应用目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