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2024年註定是向“新”的一年。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一個核心概念--“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小到便利店中採用的“刷臉”支付技術,大到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基因編輯等前沿科技的資本融合中,都有它的身影。

擺脫傳統路徑,新質生產力推動着經濟架構重塑,在這一宏觀導向下,銀行業也正在經歷一場深刻內部變革,從“只看傳統抵押”走向“看未來”,將服務新興的、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新質生產力業態視爲轉型升級突破口,擁抱“未來金融”的廣闊藍海。

競逐新質生產力

在創新與科技的經濟新框架下,銀行業正經歷一場“脫胎換骨”的內部革命,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資產抵押模式,而是以前瞻視角聚焦那些蘊含巨大增長潛能的新興領域,賦能新質生產力便成爲一項發展新思路。

新質生產力通常涉及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產業,如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亦與“專精特新”企業緊密相關。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多家上市銀行均在2023年年報或業績說明會上提及對新質生產力的支持和佈局。

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在年報致辭中提到,下一步該行將做專制造業等主責主業,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佈局未來打造工商銀行特色金融基礎設施。

浦發銀行董事長張爲忠在該行業績說明會上介紹組織架構優化細節時也提到,該行成立科技金融部,重塑了原來的交易銀行部,現在爲供應鏈創新部,同時,數據管理部門進一步把職責更加清晰化,成立研究院引領新質生產力的研究、市場的研究、客戶的研究。

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快速增長,不僅要實現從0到1的創新突破,也要迫切關注到如何開發適配產品、模型底座,爲企業提供適配的金融服務。北京銀行2023年報告期內把服務新質生產力作爲關鍵着力點,完善科技金融專營體制建設,新增16家科技特色支行,發揮總行科技創新金融中心統籌指揮作用、分行專職管理團隊專業管理作用。

在創新與科技引領的經濟轉型浪潮中,銀行業不僅見證了自身角色的深刻轉變,更成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不可或缺的驅動力,大型銀行正以前沿科技爲翼、創新服務爲舵,構建服務新質生產力產業鏈金融精細化策略。例如,建設銀行創新性地引入“科技創新表”,突破傳統評估界限,將知識產權轉化爲信用資產,同時構建“科企融資鏈”,爲科技企業從初創到成熟提供定製化資金支持。農業銀行聚焦製造業的高端轉型,通過“一鏈一策”策略與供應鏈金融服務,強化了對先進製造業集羣及供應鏈企業的資金扶持。

中小銀行也不甘落後,通過定製化信貸產品、簡化審批流程、提供個性化諮詢服務等方式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浙商銀行推出“專精特新貸”“科創共擔貸”“科創銀投貸”“認股選擇權”“科創積分貸”等16大系列產品,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江蘇銀行建設“蘇銀科創融”平臺,爲科創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在傳播星球App聯合創始人付學軍看來,新質生產力對銀行業務創新帶來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通過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爲銀行業務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通過引入新的金融科技手段,改變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使得銀行業務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化。爲了重塑銀行服務模式,銀行需要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銀行也需要加強與新質生產力企業的合作,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合作方式,提供更加符合新質生產力企業需求的金融服務。

風控升級迭代

不同於傳統企業,新質生產力由於缺乏符合銀行常規貸款標準的實物抵押,且項目通常需較長時間才能見效,對銀行審批邏輯、風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早在多年前科技金融萌芽之時,銀行便開始嘗試突破傳統信貸模式限制,逐步採納“看專利而不單看磚頭”的評估邏輯,意在挖掘並支持那些雖然缺乏傳統實物資產,但卻擁有高價值知識產權和技術潛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如今,爲解決新質生產力企業缺乏足夠實物資產的問題,除了關注企業專利和技術實力,銀行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經營狀況、信用歷史進行深度挖掘,以此作爲信貸決策依據。

在貸前,傾向於擁有資質“背書”的企業,比如先將工作重心圍繞政府認定的專業特性企業展開,然後再進一步明確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領域企業的扶持方向。

“由於這些企業的還款來源可能不是即時的營業收入,所以需要運用投資銀行的思維來指導信貸決策,即以企業的成長潛力、市場前景以及投資機構的認可度作爲評估的主要依據。在此背景下,高效的數據處理和高級數據分析能力對於精準識別客戶需求、評估信貸風險及預防欺詐至關重要。對此,我行建立了規則模型、授信模型、風控模型,通過模型迭代,排查潛在的風險漏洞”,一位銀行業人士坦言。

也有銀行建立了較爲成熟的審批、風控機制,在貸前設計階段性股權投資、科技成果轉化貸款,以適應企業的成長週期和現金流特點,在貸後建立動態風險管理體系,定期對企業進行復評,根據項目進展和企業成長情況調整信貸策略。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強調,“通過對接核心企業內部系統,在客戶授權的前提下,獲取企業的部分交易數據,通過對一系列數據的建模分析,銀行通過數字化手段精準捕獲到相關風險點,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避免擴散”。

面對高新技術、初創企業等新質生產力主體的信貸模式,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銀行在整合專利價值評估、研發能力預測與市場潛力分析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入專業的專利評估機構,對專利進行全面評估,同時結合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研發能力、市場表現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確保風控模型能夠準確反映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特質。

間接融資短板待解

儘管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直接融資渠道在逐步擴大,但間接融資,尤其是通過銀行提供的貸款,仍然是我國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從人民銀行發佈的2024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數據來看,初步統計,2024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12.9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61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11萬億元,同比少增1.59萬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在經濟調整期,銀行在信貸投放上更加註重安全性和資產質量,傾向於支持風險較低、償債能力較強的項目和企業。

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我國科技金融仍處於發展階段,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和服務尚未形成完整體系。科技創新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更高、回報週期更長。研究認爲,重大技術成果轉化和科技型企業發展平均年限超過15年,因此更需要“耐心資本”支持。而我國以銀行爲主的金融體系與之匹配度較弱,難以全面有效滿足科技創新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除了風險偏好與新質生產力企業特性存在匹配難點,機制體制、人才也是“短板”,服務好新質生產力企業要求銀行員工不僅具備金融專業知識,還需掌握一定的技術能力,如理解新興科技、數據分析等,這類複合型人才相對稀缺。對此,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創始發起人之一袁帥表示,銀行應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加強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風險識別和預警。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如投貸聯動、供應鏈金融等,以滿足新質生產力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同時,在吸引、培養和保留這類人才方面應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機制,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等多種渠道吸引優秀人才。

正如張玥所言,銀行在維持審批流程標準化和操作效率的同時,可以設定針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特定審批流程和政策,針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特殊需求進行調整和優化。這樣可以確保合規性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對新質生產力企業的服務效率。爲了快速構建具備金融科技、行業分析等複合能力的人才梯隊,銀行可以通過內部培訓、外部招聘和跨界合作等方式來實現。

銀行要在賦能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就必須在風險控制、業務模式創新以及人才培養三大支柱上不斷髮力。

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爲金融業指明瞭發展方向,強調了金融服務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

在此背景下,賦能新質生產力,銀行能否從傳統借貸關係向更深層次合作關係轉變?董希淼建議,創新投貸聯動等服務模式,鼓勵銀行與創投機構合作,爲科技型企業同時提供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拓寬科技型企業融資方式和渠道。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指出,面對制度挑戰,銀行可通過成立專業子公司、倡導政策創新,借鑑浦發硅谷銀行的投貸聯動模式,並注重本土化策略,尊重文化與監管差異,深化與本地創新體系的融合。

據瞭解,浦發硅谷銀行是中國較早實踐投貸聯動模式的銀行之一,它專注於爲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12月,浦發硅谷銀行已服務逾5000家高速成長的科創企業以及近300家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機構。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認爲,浦發硅谷銀行作爲中外合資銀行,其在投資與貸款聯動、深度參與企業成長方面的成功經驗確實值得國內銀行學習,特別是在金融科技、行業分析等方面的複合能力人才培養,以及跨文化、跨監管合作方面。要實現類似模式的有效本土化落地,建議國內銀行深入瞭解當地的市場環境和監管要求,加強與當地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合作,同時注重培養本土人才,形成符合本土需求的風控體系和文化。

張新原建議,國內銀行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創新與新質生產力企業的新型合作模式,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也需要加強與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付學軍則從操作層面提出了具體的行動指南,他指出,銀行服務新質生產力還存在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可以通過以下實踐路徑來實現:加強與新質生產力企業的合作,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的金融服務;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等新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確保金融服務的安全和穩健;加大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的投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當下,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尚在途中,金融體系對科技創新的全面支持與服務機制仍有待完善,賦能新質生產力是一場關於支持與引領並重的旅程,銀行肩承重責,於新質生產力勃發之時,澆灌實體經濟之樹,也將爲自身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