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南日報

記者 林書喜

在儋州市新州鎮南岸村田洋,村民在採摘辣椒。 記者 陳元才攝

企業代表參觀嘉禾共享農莊。記者 林書喜攝

儋州首屆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現場。記者 林書喜攝

企業代表在儋州首屆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觀展。記者 林書喜攝

5月15日,站在儋州市那大鎮西聯居紅旗片區田洋,藍天白雲之下,500多畝黃澄澄的稻穀層層疊疊,夏風吹過,稻浪翻滾,稻香撲鼻,好一派豐收景象。“到這個月底,就可以收割了。”海南農樂春蕾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淑高興地說,今年早造的稻穀加工成大米後,將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內市場。

產業協同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相向而行的重中之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

儋州市堅決落實中央和海南省委的決策部署,在多個領域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展開合作。其中,引進深圳市農產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農集團)在儋州建設供深港海南優質農產品基地和麪向東南亞的國際農產品深加工和集散中心。

深儋合作

你有產品我有渠道

5月10日,以“加強產銷對接、推廣訂單定製、助力鄉村振興”爲主題的儋州市2024年首屆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在海花島召開。大會組織了省內60餘家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與全國各地60多家經銷商共同探討挖掘海南農產品的優勢和特色,拓寬產銷對接渠道。

本次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內容豐富,設有現場展銷推介、一對一供需對接洽談、農產品產銷合作集中籤約、參觀生產基地等。旨在搭建產銷精準對接平臺,幫助農產品生產企業與採購商、批發商、零售商等相關企業建立聯繫,打通農產品銷路。

“本次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通過政企合作,以銷售帶動生產,推動海南農產品走向國內國際市場,實現互利共贏。”儋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曉亮說。

深農集團是一家以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農產品批發市場爲核心業務,以現代標準化農業規模生產種植、冷鏈物流、食品倉儲、城市廚房配送、食品供應鏈服務爲兩翼的大型現代化農產品流通全產業鏈企業。

今年3月13日,由深圳港物流集團與深農集團合作建設的供深港特色農產品中轉基地及冷鏈集運分撥中心,正式啓用,首批兩萬斤辣椒經該分撥中心裝車,運往深圳。

深儋農產品集配中心項目是圍繞農產品供應的“最初一公里”,建設集農產品預冷、分級分選、加工包裝、檢驗檢測、智慧倉儲、品牌孵化和營銷、冷鏈分撥、電子商務、直播帶貨、一件代發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生鮮農產品冷鏈集配中心,解決了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保鮮問題,讓新鮮的農產品直供到市民餐桌。

儋州市深農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新建說,不光是儋州的農產品,周邊市縣種植的果蔬送到該分撥中心,經過分選包裝後,發往深農集團在全國各大城市經營的海吉星農批市場,再次進行批發銷售。

打造品牌

壯大“儋州有味”陣容

儋州是海南西部中心城市,也是農業大市。近年來,儋州通過優質企業帶動,大力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聚力打造農產品“金字招牌”。儋州雞、儋州糉子、光村沙蟲、儋州黃皮等11個品牌農產品已被覈准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數量位居海南省第三。

2023年1月,儋州市正式發佈“儋州有味”農產品公用品牌。目前,已正式授權“那大好米”等17家本地農企使用農產品公用品牌,“儋州有味”已成爲儋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那大好米”是海南農樂春蕾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品牌。該公司流轉了那大鎮茶山、番真、加平、美扶、西聯居等撂荒地,建設精品“那大好米”種植基地,並設立“那大好米”品牌形象店,形成“那大好米”產供研銷一體化產業鏈。“目前我們公司已在儋州流轉了5200畝地,今年計劃擴大到13000畝。” 李淑說。

海南雅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儋州建設大棚蔬菜基地,全年輪番種植西紅柿、茄子、黃瓜、苦瓜、絲瓜、葫蘆、冬瓜、辣椒等品種,目前種植面積達1000畝,畝產蔬菜超2萬斤。“我們公司的蔬菜島內直供海口、三亞、儋州等地,島外則銷往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長沙、鄭州、合肥、南京等地。”該公司總經理路兵說。

據瞭解,截至目前,儋州已創建了6個省級共享農莊、2個特色產業小鎮、81個500畝以上規模化農業種植基地、14個出欄量萬頭以上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先後榮獲“中國黑皮冬瓜之鄉”“中國紅南瓜之鄉”“中國優質朝天椒之鄉”“中國菠蘿蜜之鄉”等榮譽稱號。

如今,儋州正全力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示範區,謀劃和推進洋浦國際糧油物流加工產業園、洋浦國際健康食品港、儋州現代農業產業園、雅星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等園區,加大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園區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批億級農業產業集羣。

儋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儋州有味”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佈爲契機,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培育一批有潛力、有特色、有標準、有規模的本土市場經營主體,講好有儋州特色農業品牌故事,促進儋州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

抱團出海

“海南鮮品”香飄全國

儋州搭臺,全省唱戲。儋州首屆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的舉辦,獲益的不光是儋州本土企業,還有省內其他市縣的企業。

在大會現場意向訂單集中籤約儀式上,來自屯昌、東方、昌江、文昌等地的省內企業,跟來自省外的深圳、成都、南昌、長沙、岳陽等地的企業簽約合作,達成意向成交的品種多樣,其中蔬菜有辣椒、紅薯、冬瓜等,水果有菠蘿蜜、百香果、芒果等,特色農產品有儋州雞、那大好米等,總體成交金額超過20億元。

海南特色農產品豐富多樣,農業品牌也多。爲了改變海南農業品牌“多而散、小而弱”的現狀,從2022年起,海南省着力打造和培育首個覆蓋全省的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海南鮮品”,以此帶動市縣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海南農業品牌競爭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截至目前,海南省已培育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海南鮮品”爲統領的區域公用品牌42個,企業品牌32個,產品品牌42個,打造示範基地10個,授權使用“海南鮮品”企業200家。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南省高度重視訂單、定製農業發展,儋州市主動作爲,舉辦農產品產銷對接和品牌推介活動,策劃組織了訂單、定製農業基地考察對接, 希望省內外企業加大采購對接,繼續支持海南農產品運銷和訂單、定製農業發展,共同推進海南農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