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

近日,人民網金臺圓桌組織的“健康中國視野下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暨系列活動啓動儀式”在京舉辦。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關紫雲在會上表示,新質生產力正快速影響着整個社會,醫療機構要積極擁抱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部門要加快培養醫療與信息等交叉學科人才,做好數據標準化應用,形成上、中、下游閉環的“產學研用”全鏈條,推動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關紫雲發言。受訪者供圖

以下是華南理工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關紫雲在會上發表的部分觀點:

醫療機構必須積極擁抱數智化。當前,醫療機構擁抱數智化遇到的難點是人才的缺乏。懂醫療的人不一定懂信息,懂信息的人不一定懂醫療,醫療數智化時代要求大量複合形的交叉學科人才快速成長。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快研究這類交叉學科人才的培養及使用路徑。

數據標準化及互聯互通是醫療數智化基礎。當前,醫療、醫保各做一套疾病診斷與手術編碼,醫療機構必須進行一對多、多對一的映射;各級各類部門、協會要求醫療機構上傳各種各樣的數據,但同樣內容有着各種各樣的格式、統計口徑、字段要求。因此,數據標準化、數據分類上傳、建立醫療數據更高級別標準化數據池等迫在睸捷。

數據安全及患者隱私保護問題應該引起各級部門重視。當前,各級部門因各種覈查、質控需求向醫療機構提取患者全量數據,且部分數據傳輸方式極其簡單,有的指定一臺電腦上傳,有的要求複製到硬盤,有的要求在應用終端錄入,這些傳輸方式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隱患,應該引起重視。

數智化推動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不能只向醫療機構提應用要求,建議上、中、下游形成閉環的全鏈條發展。可以多種方式:下游發出問題,以問題爲導向,上、中游合力解決;上游緊跟國內外前沿技術,結合下游市場及場景需求進行攻關研發,向中游轉化下游應用;中游企業主動尋找上游研發成果進行自身的轉形升級,主動向下游推廣應用。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打破行業間壁壘,增強互相的溝通聯繫,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務必尋求搭建溝通橋樑的有效方法。

數智化醫療服務解決方案是一種新的服務生態,是多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去解決健康促進或臨牀實踐中發現的問題。但目前對這種整體解決方案並沒有一個認證體系認可其爲科研成果,不利於推廣,也會影響着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或健康促進領域更廣泛應用。

數智化在醫療領域應用,需要資金投入。但目前的定價標準對數智化應用比較不友好,沒有把數智化升級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列入成本測算中,如果這種狀態長期持續,將難以支持醫療數智化的持續維護及迭代更新,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即使是優秀的解決方案也可能會“曇花一現”。與此同時,無限追求數據顆粒度細化再細化,可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較多工作人員進行原始數據的錄入,這將給基層醫療機構造成較大經濟壓力和人力資源壓力,這也是不利全鏈條醫療數智化的建立,特別是健康促進所需的數據。

數智化醫療,特別是影像技術高速迭代升級,電子病理也提上議事日程,數據顆粒度將會越來越細,隨之而來的是數據量越來越大,這些數據會對醫療機構造成巨大的存儲壓力。建議儘快出臺電子醫療數據的存儲規範,儘快明晰電子醫療資料存儲與實體醫療資料存儲的關係等,避免重複投入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有關健康促進的大量數據及應用場景更多地出現在基層,希望能爲基層開放專項科研通道,有利於高層次人才下沉到基層從事健康促進的研究工作,解決健康促進中面臨的“落地難”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