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餘夢嬌通訊員賀文康管昱澤張浩楠)青春有很多樣子,以不同方式閃耀着最美的光華。5月13日晚,來自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陸軍工程大學野戰工程學院的多名軍地青年,齊聚陸軍工程大學海福巷營區,圍繞“最美奮鬥者談奮鬥”共話青春擔當,積蓄前行動力。

“在西北高原上奔跑、刺骨寒風中站立、溼濘泥土上摔打,兩年部隊服役經歷讓我懂得了: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即將保送國防科技大學“二次入伍”的南京理工大學學生王鉑嵐深情講述自身成長曆程。

軍人家庭出身的她,選擇在大二學年結束後,步入綠色軍營,去追尋父輩的腳步。結束兩年服役期後,她回到地方大學,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參與軍工類科研項目、擔任學生會幹部、赴四川支教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要爲國家和民族做一些風吹不走的事情。”是王鉑嵐鐫刻在奮鬥路上的青春誓言。

“涼風襲來,田野上的稻穗嘩嘩作響,用手掌撥動金黃的穗粒,感受豐收的喜悅,這是奮鬥者最幸福的時刻。”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生王慶凱,深入鄉村一線,推廣水稻種植技術、申請國家級創業實踐項目、打造高端稻米品牌,作爲“新農人”,他在投身鄉村振興偉業中,譜寫自身奮鬥歷程。

“一座橋,就是一條生命線。”陸軍工程大學野戰工程學院學員張博瀟,分享了他和戰友們汗灑演訓場的經歷。拋擲繩索、撬動踏板、連接門橋、拼接浮橋……鹹溼的汗水順着臉頰滴落在嘴裏,那是奮鬥者獨屬的味道!炎熱天氣下,新時代軍校學員們用行動彰顯“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喫苦”的工程兵精神。

劈波斬浪,巍峨鉅艦挺進深藍……曾服役於東海艦隊的軍校學員齊哲文以與外軍近距離接觸的親身經歷,將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信念娓娓道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