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6日訊(編輯 瀟湘)美國勞工統計局(BLS)週三無意間提前30分鐘就公佈了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有鑑於該數據目前幾乎是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力最大的一組美國宏觀經濟指標,這一“烏龍事件”也進一步引發了外界對該機構敏感數據發佈的安全性和公平性的質疑。

雖然目前並沒有明顯跡象表明,提前公佈的數據會對市場產生了影響,但這一事件可能會促使人們密切關注於對全球資產價格和美聯儲政策有影響的重磅數據的發佈流程。

美國勞工統計局當地週三晚間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在今天發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實際收入數據之前,該局意外地提前約30分鐘將一部分文件加載到了網站上。”

BLS通常於當地時間上午8:30在華盛頓公佈月度CPI報告,並需要遵守嚴格的協議,以防止其提前發佈。投資者和央行官員長期以來密切關注這些數據,因爲他們將試圖從中尋找有關經濟走向和影響美聯儲利率決策的信號。

週三唯一值得慶幸的一點是,似乎並沒有多少人發現了美國勞工統計局鬧出的“烏龍”。

在美東時間週三8:30(北京時間昨夜20:30),當彭博和路透等財經通訊社在原定時間報道了官方CPI數據後,美國股指期貨立即跳漲,美債收益率也在短線急跌下跌,標普500指數在當天最終以歷史新高收盤。

在提前公佈數據和預定公佈數據之間的半小時裏,市場並沒有出現劇烈波動。

StoneX Financial的貨幣交易員Mingze Wu表示,“我懷疑整個市場並沒有因爲數據提前發佈而進行交易。”

儘管如此,他指出,如果交易員意識到數據已提前發佈,30分鐘對他們來說其實是非常長的一段反應時間。換言之,他們可以藉此做很多事情。

市場已非第一次質疑美國勞工統計局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美國勞工統計局第一次因數據泄露和公平性問題,而被捲入風口浪尖了。

上月我們就曾報道過,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一位經濟學家曾與摩根大通和貝萊德等華爾街大型機構,就美國關鍵通脹指標的相關數據進行過頻繁通信,這迅速引發了輿論有關獲取經濟資訊公平性的質疑……

紐約時報率先報導了金融公司與這位在BLS工作多年的經濟學家之間的來往。據悉,他向一個廣泛的羣體發送過多封郵件,在媒體獲得的其中一封郵件中,他稱這個羣體爲“我的超級用戶”(my super users)。

而BLS先前曾承諾,其不會備存“超級用戶”名單。

此外,在2022年的最後一個CPI發佈日,就在官方CPI數據發佈前的幾十秒,美國國債購買量也出現過突然暴增的情況。美國國債期貨當時迅速衝高,隨即引發了外界對潛在泄密或黑客攻擊的擔憂。BLS當時表示,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其系統遭到入侵,也沒有發現圍繞數據發佈的任何可疑活動。

目前,美國勞工統計局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已將週三的事件告知了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辦公室和勞工部監察長辦公室。

該機構再度重申,“BLS非常重視數據安全,正在對其程序和控制措施進行全面調查,以確保該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