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五年来,甘肃省认真强化政策举措,推动落实落地,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年来,甘肃省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甘肃省委常委会、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要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解决事关思政课建设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省委主要领导在省教育厅调研时,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建立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省级领导赴各高校检查调研、讲授思政课或形势政策课135场次。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各高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校党政班子成员年均上讲台讲授思政课1000多场次,党政领导共同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来,甘肃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构建并不断完善思政课建设政策体系。省级层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10余份。全省各高校结合思政课建设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共计1000余份,有效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的“四梁八柱”。在政策体系的支撑保障下,各高校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开足开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

兰州市七里河小学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五年来,甘肃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省高校五年累计招聘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思政课专职教师448人,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2126人,师生比达1:348。着眼思政课教师职业成长和能力提升,构建三年一轮培训全覆盖体系,省级层面每年培训高校思政课教师300多人、各高校五年累计培训思政课教师1.15万人次。全面落实思政课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经费保障制度和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省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51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培养,3名教师分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称号,8名教师在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141名思政课教师在全省首届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活动中脱颖而出,2名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国家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项目,培育、遴选、认定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69个,带动培养中青年思政课教师1500多人。

红色题材话剧《血色高台》在兰州大学演出

五年来,甘肃省不断探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有机融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省委教育工委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甘肃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14项具体任务措施,遴选命名省级实践教学基地9大类73个,聘请思政课兼职教师75名。组织全省高校马院与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结对行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研制教学案例、开展实践教学。全省高校已累计建设校级实践教学基地148个、聘请兼职教师318名,形成研学成果1万多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各高校精心编排校园文化原创精品项目17个,《大河的源头是冰川》《李蒸之路》《红柳长歌》《舞从敦煌来》等一批精品项目被搬上舞台,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立足传承红色基因,在全省分区域建设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5个、建成“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40个,组织红色精品话剧《血色高台》在高校巡演14场,开展百万学生向家长讲红色故事、“线下重走长征路”等系列主题活动,红色文化育人的底色更加鲜亮。

天水师范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五年来,甘肃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全面落实《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50所高校中有44所设立了马院,其他6所设立思政教学部,37所高校马院实行与本地宣传、教育等部门共建。实施重点马院建设工程,建立省级重点马院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成全国重点马院1个、省级重点马院12个。各高校不断强化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党委书记分管或联系马院,党政领导干部累计调研指导马院相关工作781次。组织6个省级重点马院对口支援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促进了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

签发:董洪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