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劉謙

以下爲採訪摘要

曾1天飛5個城市 每天想新魔術

幾近崩潰卻無處傾訴

劉謙是中國最出名的魔術明星,“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是他的招牌臺詞,也吊足了觀衆胃口,他總是可以在大家眼皮底下變出不可能,讓你在驚掉下巴的同時,也好奇到不行——怎麼可能?怎麼做到的?每次他的春晚魔術亮相後,也總會掀起一股揭祕熱潮。今年是劉謙第六次登上春晚的舞臺,看似普通的紙牌魔術,再一次讓大家見證了奇蹟。

劉謙:今年春晚開場的魔術,我還沒有看到一個百分百正確揭祕的。我相信那個是神奇的。而且我看到很多行家說劉謙這次什麼都給了,有無法揭祕,給行家看的超厲害魔術,也有撕撲克這種不怕你揭祕的魔術。加上我這次的心態也比較放鬆,以前是非要搞一個神奇的東西把大家全嚇到,或一定要看不出來纔行,現在沒有這種心態。
田川:到現在還沒有能揭祕第一個魔術的人,會讓你有點沾沾自喜嗎?
劉謙:也沒有,如果看到全揭祕的我會說好聰明。但我相信至少99%的老百姓是不可能揭祕的,它真的被我設計得非常巧妙。
田川:好得意的表情(笑)。
劉謙:總要有點真功夫。



△劉謙 2024年春晚魔術節目《守歲共此時》

劉謙:這次春晚,是先有了一個我們想要實現的效果,回去後我就想這可能嗎?要讓大家都看不出來真的很難。我大概洗了一個月的牌,每天在家從早洗到晚。

洗牌我從小就會,但真要上春晚的時候,你就不敢肯定不出問題。春晚是直播,十幾億人在看你,不要說洗撲克牌了,叫你從左走到右,你都不敢肯定中間會不會絆一下,再熟的事情都不敢肯定。

田川:那像這次小尼沒變成功,算失敗嗎?
劉謙:那是他的失敗(笑),他可能弄錯了。
田川:那會讓你覺得表演有瑕疵或不完美嗎?
劉謙:完全不會,因爲本來就不可能每個人都成功,總會有做錯的。
田川:那你之前有表演失敗過嗎?
劉謙:太多了。去年北戴河60場專場,中間無數次失敗,比如要把一個人變消失,結果人還在那兒,沒消失。魔術就像唱歌,你問一個歌手一輩子唱歌有沒有走音過,肯定有。人又不是機器,不可能完美的。不過我還沒在春晚發生過,如果是過去幾年在春晚發生這種事,我一定會受到很大打擊。但今年我就告訴自己,如果真是失誤了,比如四條龍沒洗出來,我就哈哈哈笑着跟大家說,不好意思失敗了。盡人事聽天命。我現在就是做一些我覺得不錯的表演,大家是否喜歡我也控制不了,如果變失敗了,就笑着承認唄。
田川:爲什麼心態會發生這種轉變?
劉謙:我覺得是年紀和追求不一樣了。以前是我要成爲最好的魔術師,要變一個魔術把大家都驚豔到,騙過所有人,我要上春晚……你對未來有目標,所以你要很努力地去實現它。但我現在基本沒啥目標了。
田川:現在沒有目標了是因爲目標已經達到了,還是覺得它不重要了?
劉謙:我的目標降低了,降低到我覺得我不會再要更多了,也沒那個精力了。因爲那樣真的非常耗費精力,很縮短生命狀態。

2009年劉謙春晚首秀,一炮而紅,他就在觀衆身邊,用橡皮筋、硬幣、雞蛋、杯子這些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配合妙語連珠,演繹出了驚人的魔術效果。那之後劉謙的事業迅速轉入快車道,他成了春晚常客,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還在2012年獲得了好萊塢魔術藝術學院頒發的“年度魔術師獎”,這一獎項被視爲世界魔術界的最高榮譽,劉謙是首位也是目前爲止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魔術師。短短三四年間,劉謙走上了人生巔峯。



△劉謙 2009年春晚魔術節目《魔手神彩》

劉謙:那個時候我接了13個代言,代到我快瘋了,而且那一年裏還要同時做巡演和周播節目。我曾經最高記錄1天飛了5個城市,整個人快崩潰了,不是肉體上的累,是腦子裏有太多項目,每個項目都要我變魔術。但我哪有這麼多魔術可以變,我還要去想、去練,但又沒有時間練,每天都是被推着走。有的時候出來的結果不滿意我就想,爲什麼我要做一些結果不好的東西?就一直在這種負面情緒裏。
田川:那你怎麼排解自己?
劉謙:沒有排解,那個時候就是非常的不開心。
田川:你也不會打電話跟家人或朋友聊天傾訴?
劉謙:我跟人家傾訴聽起來就很像在凡爾賽,我太忙了,每天都在賺錢,代言太多好煩……他們一定會覺得我在凡爾賽,所以沒人能夠理解。
我開始做這個行業本來就不是爲了多賺錢,是爲了表演出厲害的魔術。讓自己覺得滿足,讓大家覺得我很厲害。結果現在因爲忙,沒有時間讓我構思做準備,然後魔術變不好,變不好又得到惡評,就惡性循環。

成名之後各種惡評、爭議也紛至沓來,一個動作、一句玩笑,甚至一個猜測都有可能掀起一場輿論風暴,劉謙把那些稱作是急性的打擊,而慢性的打擊則始於2019年的新冠疫情,演出停擺,沒有收入,還要維持自己公司的運轉,經濟壓力隨之而來。

劉謙:疫情那段時間我非常不開心,回不去臺灣,工作也不順利。我脾氣本來就不太好,但是到了最不好最焦躁的時候,突然就看開了,覺得人生不過一場遊戲,一場空。人真的不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太理想化的目標,說我付出那麼多就是爲了走到那一步。因爲很大可能你走不到那一步,到時你會覺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不如找一件一路都能做得開心的事情,過程纔是最重要的。我現在表演魔術就很開心了,就覺得夠了。

科學家最容易被魔術騙

劉謙1976年出生在中國臺灣,八歲時被商場的魔術專櫃吸引,喜歡上了魔術,1988年,12歲的劉謙拿到了全臺灣兒童魔術大賽冠軍,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爲他頒了獎。

劉謙:那個時候大衛·科波菲爾剛把自由女神像變消失,對我來說就是偶像出現了,活的。那時候我12歲,人生第一次受到肯定,發現原來我變魔術還不錯。因爲我沒什麼特長,學習沒有特別好,體育也沒有特別好,也不會唱歌跳舞。可能因爲我從小就比較愛表演,所以只要看到大家覺得我變得魔術很厲害,很神奇,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田川:所以你很享受被大家肯定,有掌聲的狀態。
劉謙:對,我需要別人的掌聲和肯定。

劉謙: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剛纔沒有碰撲克牌。很多人說魔術師靠手法快,靠特殊道具,其實不用,我可以不碰道具。
田川:不可能!快,告訴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劉謙:不能告訴你,你會失望的,因爲原理真的很簡單,簡單到你會覺得它怎麼能騙到如此充滿智慧的我?但就是可以。魔術最能騙到的就是聰明人,因爲聰明人有自己的三觀,魔術的步驟很多都是反着三觀走,你對這個世界瞭解的越深,越容易被魔術迷惑。這就是爲什麼說小孩子最難騙,因爲小孩不會跟着你的引導走,也不會跟着你的思維走,他就是胡思亂想,所以很容易看出魔術機關。大人是最容易被騙的,科學家是最容易被騙的,因爲他們的邏輯太過強烈,很容易被引導。像剛纔的魔術如果是給5~10歲之間的小朋友變,他們應該不會被騙,因爲他們是另一種思維,會說真的是這樣嗎?確定是這樣嗎?我不覺得是這樣。但大人就會覺得就是這樣,因爲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是這樣。

田川:你給兒子變過魔術嗎?
劉謙:有,但非常少。我不太喜歡給小孩變魔術,怕他會膩。我知道太多魔術師的小孩是痛恨魔術的,因爲他們從小到大每天都在看爸爸搞那些東西,就很煩,所以我儘量讓孩子對魔術保持距離和好奇心。
田川: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我們會覺得做魔術師的孩子多幸福,每天都可以看五花八門的魔術。
劉謙:完全相反,他偶爾還能看到別人變魔術,最少看的就是我。他跟我說,人家說你很有名,你會變嗎?我說我會,他說那我怎麼沒看過,我說下次弄給你看,都是這樣。不過去年他在臺上有表演魔術,非常不錯。
田川:看到他表演成功你是什麼心情?
劉謙:很複雜。以前很多人問我,如果你的孩子想當魔術師,你會支持他嗎?我說隨便,他愛幹嘛幹嘛,只要喜歡就好。但當我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臺上變魔術的時候,我心裏想,不要吧,你別真成爲魔術師吧。
田川:爲什麼?
劉謙:除非你真的熱愛,否則我覺得還蠻辛苦的。魔術師是一個很冷門、很沒有規範、很不繫統化的行業,所以我覺得做這個職業痛苦的可能性比較大。全職魔術師是風險最大的,我覺得最好的情況是做半職業魔術師,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沒事玩玩魔術,更厲害一點的再偶爾出去做點商業表演。

在今年春晚登臺之前,劉謙其實已經淡出公衆視野很多年,除了每年有一些線下演出,已經很少聽到他的消息,其間還經歷了疫情,連線下演出都停擺,但也是在疫情期間,劉謙竟然在視頻網站上開了一檔魔術課,錄製視頻,教大家變起了魔術。

劉謙:我之前非常反感網絡魔術揭祕,我覺得那是一種破壞,大家看完說原來是這樣就沒了,它沒有再下一步的東西了。我給自己頻道的期許是,希望看的人會去表演,我會告訴大家這個適合在餐廳或者辦公室表演,表演的時候你最好先講什麼,然後在什麼場景下做這件事。我會盡量把它講詳細,因爲我希望你真的去演。你在表演以後才能體會到,第一魔術不是那麼簡單,第二是它帶來的成就感,再來你會認識到原來變魔術祕密反而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鋪墊、表演、引導,是整個說故事的過程帶給觀衆心裏的感覺,這是最重要的。祕密只是一個開頭。
魔術的祕密通常都非常簡單,但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可以讓你感覺像發生魔法一樣,爲什麼?中間那個是魔術的智慧。自從我領略到世界上沒有不能被揭祕的魔術,我就覺得放鬆了。
田川:作爲魔術師來講,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劉謙:終極目標就是可以讓我一直表演下去,愛演就演,不想演的時候就不演,然後當我要演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來看。

最近劉謙啓動了他的2024年巡演計劃,迴歸到魔術師的本職工作,在演出現場讓大家見證奇蹟。



△劉謙 2024年巡演

劉謙:魔術一定要現場看,在電視上看到一點感覺都沒有,你會覺得應該是託,撲克牌肯定有機關,誰知道他們在現場做了些什麼……一定是這麼想的,所以一定要親身參與纔能有感覺。



製作人:張燕

編導:沈爽

編輯:6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