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以來,博雷頓於7年內完成四輪融資。

比亞迪降價,小米su7發佈……新能源車打得火熱。這些出圈的消息都是與大衆出行密切相關的乘用車賽道。但實際上,除了乘用車,裝載機、牽引車、寬體自卸車等工程車也同樣面臨着新能源轉型大潮。

雖然比不得乘用車的萬億市場規模,但其同樣不容小覷,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別:按國內及出口銷售計,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的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2814億元增加至2028年的487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1.6%。

“全國每三輛純電動裝載機,就有一輛產自博雷頓。”近期,工程機械製造商博雷頓已在港提交招股書。

博雷頓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設計、開發以新能源爲動力的工程機械並使其商業化,可爲用戶提供風光儲運綠色能源管理一體化方案、氫燃料及純電動工程機械、礦用卡車、重卡、無人駕駛等產品。

作爲業內前五大製造商中唯一的純粹製造商,博雷頓是國內第一家工程機械造車“新勢力”,而且現在要IPO了。上市前,公司估值達到52億元。

80後投資人下場造工程車

博雷頓的創立者是出身於湖南永州的80後陳方明。雖然湖南是世界工程機械之都之稱的省份,但陳方明把博雷頓的總部設在了上海。

陳方明並不是一位傳統制造商背景,和很多“造車圈”的佼佼者一樣,主要背景並非來自車廠等傳統制造業,而是投資背景。2008年開始至2015年,陳方明在7年時間內都在投資機構當投資人。

博雷頓的招股書介紹,陳方明在商業、投資及業務管理方面擁有十多年的經驗。由於經歷過新能源產業的跌宕起伏,他不僅對新能源科技有着深刻的見解,也有前瞻的產業思維和較強的運營管理能力。

陳方明選擇工程車新能源賽道不足爲奇。近年來,在“雙碳”的指引下,新能源乘用車賽道已經熱火朝天,競爭激烈,而傳統的工程車也需要有人推動,而競爭相對較小。

以新能源裝載機及寬體自卸車爲例,在相同的工作條件下,新能源工程機械的能耗成本通常比傳統燃料工程機械低50%–85%。得益於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實施,新能源工程機械行業也迎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

因此,陳方明操刀的新能源工程車,發展速度很快。成立三年,博雷頓就向市場推出了首款電動裝載機BRT951EV,成爲中國爲數不多的成功開發及批量生存新能源裝載機的廠商之一。這一年,公司還推出了純電動礦卡、牽引車等創新產品,在行業迅速出圈。

推出完新產品,緊接着於2020年的8月,陳方明着手於在全國製造業大省山東棗莊成立智能製造基地,開始承接電動裝載機的製造,並推出了首款90噸級別的電動寬體自卸車BRT90E。

快速創收、適時融資後,博雷頓開始優化電池。

2022年8月,博雷頓首次亮相了具有中國最大電池容量、最長續航時間及充電效率最高的車型:旗艦150噸級電動寬體自卸車。同年還在四川攀枝花設立了直流光儲充能源系統(包括光伏發電、儲能及充電功能)的首個試點站。

當前,博雷頓的核心技術壁壘主要體現在動力總成、電氣架構、數據雲平臺、自動駕駛四大方面。動力總成、車輛節能控制、電子電器架構、制動能量回收、電池溫度控制、電機控制、自動駕駛等技術均實現了自主知識產權積累。其外部採購主要是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和傳統車輛底盤。

7年融四輪,估值超52億

踩中風口,陳方明帶領下的博雷頓在資本市場上的佈局也有條不紊。成立以來,博雷頓於7年內完成四輪融資,投後估值52.48億元,累計獲得融資約14.3億元人民幣。

博雷頓首輪A輪融資結束是在公司成立的兩年後,2018年10月,金額超5千萬,投後估值爲1.43億元,投資方包括鐘鼎資本、廊庭投資、浙商新能源以及個人投資人林姿廷。

3年後,2021年,博雷頓結束了B輪股權融資以及部分債權融資。其中,股權融資2.5億人民幣、債權融資1.5億人民幣。股權融資的投資方包括上市公司大洋電機、普超資本、智銘資本、YY歡聚時代旗下直投基金NBT、今日頭條天使投資人劉峻。本次融資主要用於產能建設、動力總成和自動駕駛研發、日常運營。

領投方普超資本創始合夥人李立偉也表示:中國在過去十年迅速發展了包括光伏、風電、動力電池和新能源車輛等行業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在全球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所以非常看好工程機械、礦卡和牽引重卡等賽道在電氣化和智能化趨勢下的巨大市場潛力和對碳減排的貢獻,也看好博雷頓的自主研發能力、戰略佈局和服務能力。

一年後,2022年6月,博雷頓完成了由星航資本、合肥仁頓與麥頓投資聯合領投,中集車輛、上海科投股份、科升資本共同投資的C輪約1.56億元的融資。費用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擴展、生產基地和銷售體系擴建等方面。

其中,領投方星航資本的戰略基石出資人是小鵬汽車,該基金主要聚焦電動化產業鏈投資機會。

2023年3月,公司再度完成 C+輪融資,投資方爲湖南湘潭財信產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天津星月璞瑜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嘉興序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金華市博雷頓人才股權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投資5.79億元。

官方口徑中,博雷頓於2022年通過C輪、C+輪獲得股權融資合計約7.5億,債權融資超過2.5億,總計融資超10億元。

7年4輪,融資節奏穩健,投資方多爲產投、國資等。上市前,公司一共有39名股東,上海方翱持股23.05%,陳方明直接持股8.48%,雲部落易津持股0.65%。據招股書介紹,上海方翱、陳方明、雲部落易津爲一致行動人,一共控制該公司32.18%的投票權,是最大股東。中鼎資本持股6.39%、湘潭財信5.72%,

燒了5億,銷量排業內前五

博雷頓的前期發展較爲順利。2021年時,博雷頓的營收已經創立了超2億元的“奇蹟”,業績增長了500%以上。在C輪融資完成後,公司還定下了2022年10億元營收的小目標。

不過,從當前的招股書來看,這個目標並未實現。博雷頓2022年的營收僅有3.6億元,離10億元的目標還有相當距離。2023年,公司的營收也僅有4.64億元。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博雷頓的毛利分別爲732.6萬元、817.2萬元和927.9萬元,淨虧損分別爲9746.7萬元、1.78億元和2.29億元,總計虧損約5億元。公司虧損在逐漸拉大。可見,在工程機械領域造車也並非易事。

和其他新能源造車的困境一樣,其虧損的主因還是成本太大,尤其是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

2021年至2023年,博雷頓的銷售成本分別爲1.93億元、3.52億元、4.54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96.3%、97.7%、98.0%。包括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在內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分別爲1.61億元、3.07億元、3.99億元,分別佔相應期間總銷售成本的83.2%、87.3%、87.8%。

目前,博雷頓的收入主要來自新能源裝載機、新能源寬體自卸車的銷售,佔了總收入的98%以上。自2021年至2023年,這兩類出貨量分別由144臺增至507臺及由11臺增至96臺,成績位列第三和第四。市場份額前二的公司均是傳統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分別爲柳工及徐工機械。博雷頓是該兩類新能源工程機械前五大製造商中唯一的純粹製造商。

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工程車,造車都是一場耐力賽,一手抓產品、一手抓錢。目前來看,投資人出身的陳方明帶領的博雷頓,已經初出茅廬。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作者:黎曼,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