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潘俊强

教育领域正在快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5月15日,由东城区教委主办、以“智慧成就课堂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东城区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英语教学AI听说课堂展示活动在灯市口小学举行。

据悉,作为首批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教育信息化的示范窗口,东城区不断推动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深度的融合,积极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到智慧教育建设中,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撬动教育整体改革,在助推人工智能加教育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位于东城区的灯市口小学,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北京市教委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示范校。

当天,一堂智慧的英语听说课正在进行。课堂上,授课老师通过机器辅助,运用单词PK功能带领学生们诵读英文,回顾学过的词汇。通过AI听说课堂,学生完成了听后选择、朗读对话、朗读句子、投票等人机互动练习,过程中哪一个词没有读好、哪个音标发言不准,每个学生的朗读都会立即反馈到授课教师的终端,授课教师再通过即时反馈的报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及指导。不仅如此,系统还会根据学生的听说情况自动评分,对于读错或发音不标准的地方,会标红以提醒学生。

课堂尾声,授课教师通过AI听说课堂下发自由表述任务,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答题器收集起来并呈现在大屏上。通过下发抢答任务,听取一位同学的录音,利用投票功能让学生根据评价量表评价其表现,做到生生互评,增加课堂中评价的多样性,践行教-学-评一体化。

观摩本次展示课堂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娟认为,在本节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实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高效、有趣的英语听说课堂展示,是东城区小学英语学科项目团队两年来探索的结果,让人看到了技术赋能教育更多的可能。作为课堂展示活动的授课老师,灯市口小学英语教师罗秀坤表示,英语听说课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有了智能教学系统,不仅便于教师及时互动、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自动批改学生作业,确实给我们教师减负了,教课一定程度上更轻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