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黔南日報

獨山縣木匠巷

鄰里共聚歡慶民族節日“四月八”

社區羣衆歡聚一堂慶佳節

本報訊 (獨山縣融媒體中心 白華秀) 5月12日,獨山縣井城街道紫泉社區的木匠巷裏舉辦了一場特別的聚會。

“這邊的座椅豎排擺放整齊,凳子也往兩邊擺好。”“生菜洗好分裝,其他菜品備齊就可以炒菜了。”“獻醜了,給大家唱一首《中國紅》。”……

下午三點過後,木匠巷裏異常熱鬧。一邊,身爲“總指揮”的孔四爺忙碌地遊走在“臨時”廚房的各個點上,認真仔細地檢查菜品的數量和質量,有條不紊地指揮着整個後廚運轉;另一邊,巷子裏的“文藝家”們唱着歌、跳着舞,讓這條小巷變得更加熱鬧起來,在旁的老人也紛紛拿出小凳子坐在門口,盡情地享受着這愉快的時光。

“上菜嘍!”傍晚五點半,伴隨着一聲吆喝,烤乳豬、蒸扣肉、煮紅肉、紅雞蛋、五色糯米飯……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拿手菜”擺滿了長桌,菜香四溢。大家圍坐在一起,倒上飲料,品嚐美食,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暢談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現場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熱鬧而喜慶。

“我們街坊鄰里共同舉辦長桌宴來歡度‘四月八’這個民族節日,主要是爲了促進鄰里團結。平時大家都忙,缺乏溝通和交流的機會,藉着‘四月八’這個契機搭建橋樑,並通過大家共娛共樂的方式來增進鄰里感情。”木匠巷自管委主任孔慶祥說。

長桌宴,既是廚藝的展示,也是情感的交流。現場參加此次長桌宴活動的居民有上至99歲高齡的阿婆,下至一兩歲的孩童,活動不僅搭建了鄰里間溝通的橋樑,讓巷子裏的居民聚到一起,也讓一個個溫馨的小家庭串成了和睦的大家庭,讓大家的心都靠近了。

“‘四月八’是我們黔南少數民族羣衆的傳統節日,是苗族、布依族羣衆農耕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體現,開展多形式活動不僅豐富了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營造了濃濃鄰里情的良好氛圍。下一步,我們將開展更多豐富的文化活動,不斷提升社區羣衆的幸福感。”獨山縣井城街道紫泉社區負責人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