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中電聯16日發佈的電力行業ESG體系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A股上市公司共有5079家,包含電力相關上市公司360家,佔比7.1%。其中,發供電企業73家、電力裝備企業287家,佔全市場總市值的10.2%。中國電力行業ESG發展速度快、發展潛力大。

其中,ESG政策方面:ESG倡導的環境可持續、社會價值更大化、公司治理最優化等內涵與國內政策呈現高度一致。2018年,中國證監會出臺《上市公司治理準則》首次完整提出ESG概念並明確相關要求。2022年5月,國資委文件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力爭到2023年實現ESG報告全覆蓋,推動了國內ESG的快速發展。電力行業多以國有企業爲主,受政策導向,亦加快了ESG發展步伐。此外,近年來國內行業協會、大專院校圍繞ESG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等也開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實踐,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ESG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ESG治理及信息披露方面:課題以50家主要電力上市公司爲樣本進行了統計分析。目前,超六成電力企業已在董事會設立ESG相關領導機構,近八成企業制定了ESG有關戰略規劃,約三成企業將ESG績效納入了管理層薪酬考覈範圍。截至2023年6月,九成左右電力上市公司已發佈ESG相關報告。總體上看,電力行業上市公司在推進ESG治理等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實踐,多渠道、多路徑提高企業相關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水平,努力成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領頭羊”。

ESG投資方面:當前“雙碳”目標已成爲撬動ESG投資發展的主要力量,2020年以來,國內ESG基金數量和規模呈爆發式增長,除涉及ESG投資外,還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內容,泛ESG投資規模已超6600億,但截至2023年6月,ESG主題公募基金中僅約2%的資金配置於電力及相關行業,針對電力行業的ESG投資水平仍有較大開發潛力。

中電聯會員與企業文化建設部副主任慶蕾表示, ESG理念進入我國時間較短,總體來說,國內ESG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大部分企業處於由企業社會責任向ESG過渡的變化階段,但發展速度快、發展潛力大。電力行業作爲國民經濟的先導和基礎,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柱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和降碳減排的主力軍,積極踐行ESG理念,探索一條既立足當下、又面向未來的ESG中國化發展之路勢在必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