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州市武进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武进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速崛起,产值规模首破千亿、达1600亿元,整车产量达37.6万辆、占全省产量近40%。把握时代风口,深耕厚植新能源领域,常州武进坚持产业集聚、智改数转、场景拓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布局“更优化”

集聚企业上下游

为了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口,2023年,武进创新出台了《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方案》,精心筹办理想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加快构建起“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集群创新发展”的共生格局。

理想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显示,2024年3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8984辆,同比增长39.2%,同年一季度共计交付80400辆,同比增长52.9%。

引入龙头项目,就能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共舞雁阵”。理想汽车的产值跃升,意味着相关零部件企业也在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武进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值预计增长50%。

产业向新,因链聚集。位于武进国家高新区的常州卓骏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订单不断,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座椅大量下线,据悉,该企业可达到每75秒下线一辆车所需的6套座椅,拥有每天发运1150套座椅的能力。2023年,企业生产了20万套座椅,今年二期扩产项目已投产,产量将增加50%。

作为全市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板块,近年来,武进加快做大整车规模,精准招引关键零部件企业,全面提升本地配套水平。尤其以理想汽车为龙头,武进加快优化智电汽车产业链布局,广泛集聚上下游优质企业,提升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不断涌现,有效构建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集群创新发展的共生格局。目前,全区已形成包括动力系统、汽车电子、内饰件、车座等在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智造“加速跑”

助力产业再提速

《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水平制造车间。作为常州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武进高新区前瞻布局智电汽车新领域,集聚汽车研发、智慧交通应用和车联网等新业态。

走进位于常州武进的理想汽车常州基地,有别于传统汽车制造工厂的嘈杂和轰鸣声,这里整洁、有序、高效。工厂以“超级大脑”赋能产线,点焊、自冲铆接等多个环节实现100%自动化;大到电动机、天窗玻璃,小到门框密封条、各类螺栓,超过3000种零部件可智能配送至相应工位……每4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理想汽车常州基地集成整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可以说打造了一个“超级大脑”赋能产线。据悉,理想汽车2023年共交付37.6万辆,同年12月实现超5万辆交付新纪录。

此外,作为科创载体,位于常州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提供了优质的科创服务平台。该公司具备整车性能、节能环保、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安全可靠、智能网联及EMC等领域试验检测和研发验证能力。

2023年,在理想汽车带动下,武进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产值达114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7%,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在常州市和江苏省均位居第一。

场景“再拓展”

应用边界广延伸

《武进区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工作方案》中的工作重点包括基础设施提标工程,要助推快充、换电等多模式协同发展,构建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充(换)电网络。

2023年8月28日,坐落于武进国家高新区的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厂开工,作为常州市首个共享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在为新能源企业提供配套储能服务的同时,助力电网削峰填谷、节能增效。万帮数字能源还将依托重庆大学能源动力学院等高校科研资源,在电站智慧控制、安全管理、电池热管理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探索,打造新型储能电站一流技术示范项目,为地区储能发展积累技术数据和运行经验。

万帮三期工厂内共享储能电站建设现场

作为常州市唯一的“研、发、储、送、用”全产业链布局的板块,武进的储能产业版图也在持续扩大。在新型储能布局上,武进区在全市率先组建智能微电网产业联盟,大力支持星星充电、苏文电能、洛凯机电等优势企业建设“光储充售”智能微网。

同时,武进选择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重点用能单位、重点工业园区等,加快“光储充售”智能微网基础设施覆盖,探索建设光伏一体化建筑、光储直柔建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虚拟电厂和氢能综合应用等绿色能源示范工程,持续提升全社会各领域新能源应用渗透率。

文/汤心慈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审核:肖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