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一篇動物行爲研究論文稱,最新研究發現,大腦外一個新發現的細胞羣似乎與單配製鹿鼠的育兒行爲有關。這些細胞在雜交鼠中未發現,表明生物學差異的演化可能影響了動物行爲。

該論文介紹,已知有特異性功能的細胞類型能調控動物行爲,不過,新細胞類型出現的機制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行爲卻一直不明。灰背鹿鼠(Peromyscus polionotus)爲單配製物種,雙親都會照顧幼崽。相比之下,它們的近親拉布拉多白足鼠(Peromyscus maniculatus)是雜交物種,只有母親照顧幼崽。這些物種可用於研究生物學差異會如何影響雙親行爲。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Andres Bendesky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灰背鹿鼠的腎上腺,並用遺傳學技術在名爲zona inaudita的腎上腺皮質中發現了一個之前未檢測到的細胞層。他們發現這些細胞會表達一種能將黃體酮轉化爲20α-羥孕酮(20α-OHP)的酶。他們還發現,灰背鹿鼠的20α-OHP比鹿鼠的更多。

論文作者研究認爲,這種黃體酮的衍生物會誘導灰背鹿鼠的雙親育兒行爲。在研究了白足鼠屬其他物種的腎上腺後,他們估計灰背鹿鼠演化出zona inaudita的時間較近,大概在距今2萬年左右出現。(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