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张璐 张语嫣

在山林奔波,在田野耕作,“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是广大科技特派员的“诗和远方”;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是广大科技特派员奔赴的“星辰大海”。张宪就是这样一位科技特派员。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作为选派到海东市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的科技特派员,长期以来,张宪带领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的技术人员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平安区农业产业发展不断输送科技力量。

“选择了农业科研这一行,就不要谈苦累,农业科研就是要坚持,不能随意言弃。”张宪说,农业科研具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所以农业科技成果的取得都需要较长的研发时间。

1999年7月,张宪毕业于青海大学农学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当时的平安县小峡镇推广站工作。在小峡镇推广站工作期间,他在小峡镇上红庄村完成了集人厕、沼气池、日光节能温室、猪圈为一体的“四位一体”日光节能温室50座。在此期间,张宪手把手指导农户进行蔬菜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现了沼液栽培蔬菜、菜叶养猪、猪粪产沼气、沼气作燃料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2001年6月,张宪被调入当时的平安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工作期间,他参与建设在小峡镇石家营村占地2公顷的青海省食用菌生产培训中心,先后引进茶树菇、鸡腿菇、秀珍菇等16个品种进行试验栽培。通过实验示范、市场调查,推广种植了市场前景较好、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明显的双孢菇为主栽品种,年均生产双孢菇菌种20余万袋,为农户提供菌种15余万袋,并在产前、产中、产后对农户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同时,积极联系菇商,解除了农户技术及销售上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户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为平安区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2005年1月,张宪被调入平安县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现更名为海东市平安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工作。在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期间,张宪因地制宜,在小峡镇下红庄村,以从山东引进的冬暖式大棚为起点,通过不断地实践改进,进行建设已发展成为第四代新型高标准温室的平安县深冬蔬菜生产基地。

“为了解决蔬菜生产基地浇水难、拉电难的问题,经上级领导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我们实现了棚棚有水、棚棚通电的目标,为农户以后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宪告诉记者,小峡镇下红庄深冬蔬菜生产基地,因海东临空经济园区建设被拆迁,为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他在平安镇、三合镇、巴藏沟回族乡、沙沟回族乡等乡镇勘察,选择适宜发展设施温室的地点。最终,因地制宜确定在平安镇、沙沟乡进行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了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和张家寨金阳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面积达到了近200公顷。尤其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逐步形成了集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富硒产业的示范园区,大棚数量也由起初的15个扩大到现在的555个,极大地增加了该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提起在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工作的这段时间,张宪告诉记者,刚开始,这里并没有大棚种植的先例,在他和其他科技人员到来后,开启了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渐渐地,村民开始接受这种种植方式,并逐渐扩大规模。

村民赵月清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赵月清在示范园承包了2座大棚种植油菜等蔬菜,一年下来不仅产量上不去,效益也不太好。“后来,在张主任的技术指导下,我开始转型发展普罗旺斯西红柿、人参果、西葫芦等品种的种植,慢慢地,现在已经发展到7个棚了。”赵月清说,目前她的产品以订单模式销往西宁市各个酒店、食堂以及大型超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下一步,她打算再承包4个大棚扩大种植规模。

带着群众干,吃上技能饭。20多年来,张宪深耕一线,不断深入各村,示范推广“西红柿、西葫芦、葡萄”等新品种的种植,并推广配套栽培新技术。他把成果写进了平安区这块旖旎的大地上,为平安果蔬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和农民富裕富足作出了积极贡献,用“三牛”精神积极践行着一名“三农”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