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大部的天氣都比較“友好”。持續強降雨“休假”了,熱辣滾燙的高溫也尚未來到,就連1號颱風也不成氣候,遲遲不見蹤影。對於北方大部來說,今天(5月15日)的氣溫也還算“歲月靜好”。儘管在冷空氣的影響下,東北東部、華北南部以及黃淮等地出現降溫,但上述地區最高氣溫也大多在25℃上下,體感相對舒適。

不過17日開始,北方就將迎來一段熱辣滾燙的日子,特別是華北、黃淮等地將出現今年首次高溫天氣過程,而且較常年偏早。

從目前的預報來看,在這輪高溫天氣過程中,西安、鄭州17至18日將連續2天出現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可達36℃。真的是說熱一下子就熱了!

而南方的氣溫將和北方形成鮮明對比。未來一週,由於降雨增多、陽光缺席,南方多地的氣溫將會低於常年同期,普遍在30℃以下,與北方形成“南北倒掛”的局面。近期的南方不僅氣溫是“平靜”的,降水也進入了“瓶頸期”。不過,再有兩天,南方的降雨也將發展增多。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降雨的核心區域變化不大,仍然集中在雲南東部、廣西西部、貴州等地,其中,雲南東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後天,除了上述地區仍會是強降雨最集中的地方,另外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一帶,也將有中到大雨現身。

18日開始,南方將迎來新一輪較強降雨過程,屆時,江南、華南等局地可能出現大暴雨,強對流天氣也會“返場”。22日至24日,還有一輪降雨也提上了日程。不過目前時效較遠,這兩輪降雨都要保持關注。最後再來打探一下今年1號颱風的消息。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的首個颱風已經較常年遲到了兩個月,目前仍未見生成跡象。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1號颱風生成最晚紀錄爲1998年7月9日生成的“妮蔻兒”;其次則是2016年7月3日生成的“尼伯特”。

遲到許久後生成的首個颱風會不會很強?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表示,颱風生成與否會受到海溫、季風活動、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颱風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洋麪被副熱帶高壓所控制,就會抑制對流活動,缺乏颱風生成的必要條件;如季風偏弱,對流雲團活動也會偏弱,不利於颱風生成。這些環境場的變化都會對臺風的生成和發展不利,並不能說生成晚的颱風一定會很強。不過大家放心,只要一有颱風生成的苗頭,一定會馬上跟大家通風報信的!還是先享受當下這樣的“歲月靜好”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