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人很渺小,但心可以裝下很大的夢想,而夢想,會帶領人類走得更遠,走向無限的空間和時間。

——摘自《宇宙的夢想》

作爲一部致敬中國航天的作品,兒童文學作家葛競的《宇宙的夢想》(晨光出版社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故事性、文學性兼具,將主題出版、新時代少年勵志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期待這部作品點燃更多孩子的航天夢想、遠大理想,激勵他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懼挑戰、勇敢前行。

書寫一代代航天人,堅定理想信念、傳承航天精神、築夢星辰大海。在我們看到中國航天一次次成功發射、取得輝煌成就的背後,是一代代航天員默默付出的漫長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安知道的姥姥姥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一個是發射中心的指揮員,一個是系統工程師,在上班途中遭遇了嚴重的車禍。安知道的媽媽小米,心中的夢想之火沒有熄滅,她長大後終於成爲航天人。肖宇宙的父親是火箭工程師,媽媽是月球車的研究員,他們的團隊爲項目默默準備10多年。默默無聞也好,漫長的付出也好,對他們來說,如果幹的是一件踏踏實實的大事——探索遙遠的宇宙,爲中國的航天夢助力,就非常值得。

通過男孩宇宙的夢想,點燃更多孩子的航天夢想、遠大夢想。圍繞樹立夢想、如何實現夢想、追夢道路上如何應對困難等等,作品進行了深入講述。當心中有璀璨星辰、有家國情懷,這在追夢路上會成爲強大的動力。“人很渺小,但心可以裝下很大的夢想,而夢想,會帶領人類走得更遠,走向無限的空間和時間。”書中關於夢想的層層闡述,對小讀者有點燃、激勵的作用,告訴他們要樹立夢想、不懼挑戰。

作者大量的準備工作,使得創作有紮實的根基。與科學技術相關的兒童文學,創作極其不易,這需要對相關領域深入研究,創作者不僅僅是兒童文學作家,還應該是此領域的半個專家,才能確保知識的準確無誤。《宇宙的夢想》涉及大量航天知識,尤其是探月知識。關於航天以及探月,葛競之前曾經創作過《中國航天員》《“嫦娥”團隊:月球探寶》,雖說均爲傳記小說,但對航天、探月知識的深入瞭解,可以說爲其創作《宇宙的夢想》做好了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準備工作。

對各種航天知識,葛競將之轉化爲有趣的故事,通過肖宇宙、安知道、肖宇宙的爸爸媽媽、常校長等等,生動地講給小讀者聽。在肖宇宙的一篇日記中,他講了七個小故事,寫了自己的七個生日,收到的七份獨特的生日禮物。這不僅是屬於肖宇宙個人的日記,更與中國航天密切相關。書中一則則生動的故事,使小讀者對航天知識有更深入的瞭解。

情節多處設置懸念,文字有極強的畫面感。作爲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葛競把電影中設置懸念的手法,非常好地運用到兒童文學創作上,實現兩種形式的融合。作品故事緊湊、懸念迭起,小讀者被一個又一個的懸念所牽引,在閱讀過程中會處於一個非常專注的狀態。

極強的畫面感,使得文字具有衝擊力。作品中多次描寫火箭發射,以及幻想身處宇宙,閱讀起來如同身臨其境,或在現場見證了那一個個激動的時刻,或真的到了月球、宇宙。

期待這部作品,能夠將航天夢想的種子播散在更多孩子心裏。如同葛競所言:“我希望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小火箭,以火箭般的能量帶着夢想升空,展現成長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