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魯中晨報3歲男童被咬離世,惡犬管理不該有盲區

京論

近日,一則河南3歲男童被狗咬傷不幸離世的消息令人唏噓不已。

據報道,男童母親介紹,4月21日,小星(化名)在新野縣趙崗村附近公路旁玩耍時被突然跑出來的一隻“哈士奇”攻擊咬成重傷,還沒來得及注射第五針狂犬病疫苗,小星就出現了發熱、恐風、狂躁、吞嚥障礙等狂犬病症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5月15日,趙崗村一名村幹部稱,惡狗跑到了別的村裏,晚上就被人打死了,但狗的主人至今還沒找到。新野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狗主人的調查,當地警方正在進行中。

犬隻傷人現象近年來備受輿論關注。一名3歲小孩被惡狗咬傷後最終失去了生命,這樣的慘烈“事故”,無疑再次給犬隻管理和養犬文明敲響警鐘。

但相對於過往引發輿論聚焦的惡犬傷人事件,此事還有一個相對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它發生在農村地區。此事暴露了某種普遍存在於農村地區的犬隻管理亂象,應該引起重視。

很多人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觀感,過往公共輿論場討論的文明養犬話題,以及多數引起關注的犬隻傷人現象,似乎更多屬於“城市話題”,而較少涉及農村。

與此相呼應的一個細節是,近年來各地出臺的文明養犬規範和犬隻管理規定,也大多默認是針對城市。如不少地方的相關犬隻管理政策都明確,適用範圍爲“實行城市管理的地區”。輿論關注度的不足,以及缺乏管理上的針對性規範,真的是因爲農村地區就不存在狗患嗎?顯然不是。僅公開報道中,近年來發生在農村地區的惡犬傷人並致人死亡的惡性案例就已出現多次。

如,2021年4月,重慶市奉節縣一名二年級男生在上學途經一鄉村道路時,被一獨居農戶餵養的狗咬傷頸部,經120搶救無效死亡;2020年12月,河南鶴壁市公安局紅旗派出所通報稱,山城區石林鎮後柳江村一兒童被狗咬傷,經醫護人員確認,該兒童已無生命體徵……

這些極端案例的一再發生表明,沒有產生足夠的話題度,未能全面納入管理規範,並不意味着農村地區的狗患就不存在。甚至,相比城市,農村地區的犬隻一般都屬於散養狀態,很多還處於流浪狀態,而且飼養大型犬的情況更多。加之農村地區文明養犬的意識和防疫意識相對較低,惡犬傷人帶來風險,或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此,不能因其未獲得足夠關注,或者說因農村地區擁有着更強的“散養”慣性,就忽視了這一領域的規範。

客觀說,農村地區的犬隻管理要更復雜,需要克服更多觀念、資源等方面的困難。但這並不意味着就可以聽之任之。比如,參照城市犬隻管理,基層部門按照家庭做好農村地區的犬隻登記,引導和普及文明養犬理念及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對流浪犬的監督、處置機制等,未必需要多大的投入,關鍵還是應從意識上引起重視。比如,可將犬隻管理納入農村基層治理的網絡之中。

此外,關於農村狗患的應對,此事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事發後,被狗咬傷男童的家長竟然在當地都找不到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得不趕到南陽市區。且“跑了兩三個地方,要麼是沒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要麼就是已經關門”,這是否表明,對於預防狂犬病有重要作用的相關藥品資源,也存在“下沉”不足的問題,這也同樣值得正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