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曾於裏

最近,起源於嗶哩嗶哩(下文簡稱“B站”)的“春山學”和“如學”,引發廣泛爭議。前者衍生自歌舞節目《上春山》,後者衍生自2018年播出的電視劇《如懿傳》。

一邊,白敬亭正式對B站及多位相關內容創作者(下文簡稱“UP主”)提起訴訟,回應網絡上針對《上春山》的人身攻擊與侵權行爲。另一邊,UP主紛紛對2018年電視劇《如懿傳》展開重新解說。然而在一些評論視頻中,UP主的言論從對劇作的批評轉向對周迅個人的攻擊,相關視頻遭到投訴並下架。

如今,以B站爲主要陣地的短視頻文藝評論,成爲文藝評論生態重要的組成部分。去中心化的短視頻文藝評論,爲文藝評論注入創造力與活力;不過,短視頻文藝評論強烈的分衆化、圈層化、部落化色彩,亦導致很多評論形同“網暴”,既傷害了創作者和作品,也傷害了文藝評論生態。

話語權更迭:人人都是評論員

在傳統媒體時代,文藝評論主要依託於傳統媒體組織,如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社和雜誌社。文藝評論傳播,呈現出“中心化”的特徵。中心化媒體本身具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力,它們在長期運營中積累的品牌聲譽爲所發佈的文藝評論提供了信譽保障。文藝評論從媒體機構這一中心流向廣大受衆,相對線性和單向。公衆作爲被動接收者,較少有機會直接參與內容的生成或反饋。由此,他們傾向於接受那些被認爲是權威的觀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由中心化時代進入去中心化時代。受衆不再依賴傳統的單一中心節點作爲內容生成、發佈與分發的核心渠道,而是轉向一個由衆多平等參與者組成的網絡體系——人人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公衆號、短視頻平臺等創建自己的媒體賬號,成爲“自媒體”,直接面向公衆發聲。

從理論上講,人人都有一個麥克風,人人都可以是影評人,人人都能夠直接參與到內容的創造、分享與接收之中,形成多點對多點、點對點的直接交流模式。權威的來源變得分散且多元。

去中心化的創作環境,賦予更多人表達觀點的機會,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草根力量,讓文藝評論更具活力。當一個觀衆想要看一部上新的影視作品的評論,他不僅僅是翻閱報紙的文藝評論版面,還可以刷豆瓣評論,可以看微博影視大V的相關推介,可以參考影視類公衆號的文章,也可以看B站或抖音上的短視頻評論。

創造力彰顯:豐富觀看作品的視角

以B站爲代表陣地的短視頻文藝評論,是去中心化時代的一大收穫。成立於2009年的B站,初期以ACG(動畫、漫畫、遊戲)爲代表的二次元文化爲核心。隨着B站逐步走向大衆化和商業化,平臺的內容生態開始多元化,影視內容的權重逐漸提升,爲文藝評論類內容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土壤。2018年,B站文藝評論類內容迅速崛起並蔚爲大觀,爲國內的文藝評論生態吹來一股新風。

B站提供了低門檻、開放的創作環境,普通用戶也能成爲UP主,通過視頻形式分享自己的觀影心得、解讀電影,參與到影評的公共話語空間中。在此之前,雖然傳播載體不斷髮生變化,但文藝評論基本是圖文形態。短視頻文藝評論是視頻形態,包括配樂、音效、字幕、特效等視聽元素的綜合運用。UP主設計動態字幕來配合解說節奏,通過動畫、手繪、混剪等方式對原片素材進行再創作,形式活潑、節奏明快,充滿創造力。

一些優秀的UP主憑藉學識背景、審美傾向和個人見解,對文藝作品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評論。他們不侷限於“幾分鐘看一部電影”的劇情概述,而是深入探討文藝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敘事手法、象徵隱喻、社會文化背景等深層次內容,分享常規觀影過程中可能忽略或未深入思考的見解。

比如從一些UP主對《上春山》一幀一幀的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到“文本細讀”的功力;在對《如懿傳》的重新解讀中,UP主從弱者的視角出發,對魏嬿婉多了一份“同情”,本質上“是爲無權無勢的配角去鳴不平”。這樣的解讀雖然見仁見智,但豐富了觀衆審視作品的視角。

網暴的隱患:圈層的遮天蔽日

只不過,跟傳統媒體的公共屬性、面向公衆發言、努力形成公約數的共識不同,短視頻文藝評論帶有濃烈的圈層色彩。由於人們的需求、興趣和價值觀日益多元化,市場和社羣越來越細分爲基於年齡、性別、職業、文化背景、興趣愛好等特定特徵的圈層,每個圈層具有較高的凝聚力並共享認同感。比如B站的主要用戶羣體是“Z世代”,他們大多數是中學生和大學生,出於對二次元文化以及即時開放的互動方式(彈幕)的喜愛而在B站匯聚。

短視頻時代的算法推薦,更是讓圈層畫地爲牢。算法根據用戶的瀏覽歷史、互動行爲等數據進行個性化推薦,實質上爲每個用戶創建了一個以個人興趣爲核心的“信息中心”。就像戴錦華教授所描述的:“理論上,經由數據庫、搜索引擎,你可以擁有整個宇宙。但事實上,你從互聯網的黑洞、黑海中能夠召喚出來的,是你已知並獲得了召喚意願的所在,而不會不期而遇、自主顯現。”其結果是,“現在網絡結構讓我們太‘已知’了,在一定範圍內,它創造了一個抱團取暖、黨同伐異、同氣相求的結構,把異類完全從視野當中排除。”

以B站爲代表的短視頻文藝評論,聚集了衆多具有特定興趣愛好的用戶羣體,形成了一個個相對封閉或半封閉的圈層。用戶圍繞共同喜愛的影視作品、特定類型的解說風格或特定UP主形成緊密的社區。當短視頻平臺成爲一些年輕觀衆獲取影視信息的重要乃至首選途徑之一,他們也隔絕了其他渠道的信息。

這時,短視頻文藝評論有可能導向圈層的遮天蔽日、閉目塞聽。部分短視頻評論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或立場傾向,尤其是在涉及熱門話題、爭議性作品或公衆人物時,UP主爲了吸引關注或迎合圈層偏好,會使用激烈的言辭、過度的諷刺或片面的解讀,以激起觀衆的強烈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化的表達方式,容易轉化爲對評論對象的“網暴”。

“春山學”和“如學”正暴露出這一面。短視頻文藝評論中腦補出來的“春山學”,引發大量網友跟風討論、批評乃至謾罵,諸多言論超出對事件本身合理批評的範疇,轉而對白敬亭進行人格侮辱,侵犯其尊嚴。

同樣的,在對《如懿傳》的重新解讀中,一些UP主將對作品的不滿情緒上升到對演員周迅外貌以及個人生活的歧視、攻擊和造謠,明顯超出正常的文藝批評範疇,構成了網絡暴力。

圈層的跨越:不同形態的取長補短

如果從宏觀的視角審視,近20年來,文藝評論經歷傳統媒體主導的中心化時代——“人人都是影評人”的去中心化時代——圈層化和部落化的分衆化時代的變遷。它們呈現出一定的先後順序,而非取代關係。事實上,時至今日,這三種形態的文藝評論仍普遍存在、友好共存。

可惜的是,在分衆化時代,它們彼此之間有時也顯得涇渭分明、互不干涉——這反而加劇它們各自的危機:傳統媒體的文藝評論傳播面與互動性受限;“人人都可以是影評人”,但質量參差不齊、專業性不足;短視頻文藝評論精準定位、創新表達,但圈層封閉,創造力與暴力成爲一體兩面……

要突破它們各自的侷限,尤其是避免短視頻文藝評論淪爲網絡暴力,需要它們取長補短、融合彼此。傳統媒體的文藝評論也可以“新媒體化”,不僅是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也可將深度解析與短視頻等鮮活形式相結合,促進觀點的交流與碰撞;傳統媒體要保持敏感觸角,對於年輕人的圈層熱點發出權威、理性、主流的聲音,比如對“春山學”“如學”的荒誕走向提出批評,進行合理引導;年輕受衆要意識到長期沉溺於某個圈層將令我們陷入“認識論危機”,“令我們無法從互聯網上獲取新知、發現未知,甚至喪失了求知的意識和願望”,所以務必跨出圈層,打破信息孤島,促進多元視角的交鋒與博弈,從中學會理智、審慎和節制的品格——這是構建良性文藝評論生態的前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