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5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當前,全球貿易整體延續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緩慢復甦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外貿企業發展的信心。商務部近期調研顯示,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連續4個月向好,超八成廣交會參展企業在手訂單金額持平或增長。

對於4月中國外貿的表現,何亞東用“符合預期”來概括。他進一步指出,當月中國外貿主要有三個特點:

從規模看,進出口爲歷史同期新高。4月進出口3.64萬億元人民幣,比3月增加800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8%、5.1%和12.2%。

從市場看,傳統、新興市場均呈增長態勢。4月,受庫存消化、需求恢復等因素帶動,中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由降轉增,其中,對歐盟增長3.3%,對美國增長6.2%。同時,對新興市場進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別增長14.4%、9%,均高於整體。

從行業看,機電產品貢獻主要增量。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10.4%,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速5.1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回暖,帶動上游集成電路進口增長20.4%。

不過,何亞東同時強調:“我們也不能忽視存在的風險挑戰,特別是部分國家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升貿易成本和貿易風險,也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干擾。”

他提出,面對這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同時,有針對性解決外貿企業的困難問題,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