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烏魯木齊晚報

5月15日,在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三宮梁村花卉基地,花卉商將盆栽葡萄和月季裝車。(本報全媒體記者牟敏攝)

□本報全媒體記者牟敏

新鮮的水果是餐桌上的美味。在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三宮梁村花卉基地中,鮮嫩的各類水果不是種在地裏,而是栽在盆裏,成了綠意盎然、秀色可餐的“盆景”。

盆栽水果市場熱、品種新

5月15日中午,花卉商李勝軍來到三宮梁村花卉基地,挑選了200多盆各色月季和100多盆盆栽葡萄。

在花卉基地,葡萄、無花果、石榴等盆栽水果露天擺放,和月季、薔薇等盆花一起等待花卉商人的購買。也有遊客在花卉基地“打卡”拍照,走的時候都會順帶購買盆栽水果。

李勝軍說,這兩年盆栽水果銷售市場逐漸火熱,他的鮮花、盆栽水果主要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昌吉市等地銷售,這100多盆盆栽葡萄兩三天就能賣完。

這次他主要選擇了已培育兩年的葡萄苗,這類葡萄苗很適合無陽臺、無院落的消費者種植,呵護得當今年或明年就可以結出葡萄。

李勝軍說,他每年春夏季都會在大型小區、農貿市場等地銷售花卉,這兩年盆栽蔬果越來越受歡迎,葡萄、草莓、石榴、藍莓等盆栽水果銷售都比較火熱,他每年會根據消費者需求調整盆栽的進貨種類。

三宮梁村花卉種植戶郭羣臺種植花卉20多年,主要種植香水月季、百合、大麗花等,這幾年隨着市場興起,他“跨界”種植了盆栽葡萄、盆栽石榴、盆栽無花果、盆栽藍莓等盆栽水果。

在郭羣臺的花卉棚外,擺放着30多盆盆栽葡萄,葡萄主幹直徑約3釐米。郭羣臺說,這些葡萄已經培育了5年,買回去當年就能掛果享受勞動果實。今年他已經銷售了2000多盆鮮食葡萄,主要品種有夏黑葡萄、馬特葡萄、玫瑰香等品種。

根據市場需求,郭羣臺不斷更新盆栽水果品種。今年他又引進了陽光玫瑰葡萄,目前正在育苗階段,明年春季即可上市。

“陽臺農業”易養護、收益多

市民張春燕和家人在花卉基地購買了12盆花卉,包括2盆盆栽葡萄。

“盆栽蔬果養護難度小,好看還能喫。”張春燕說,她家已經發展了“陽臺農業”,家中用花盆種植了小白菜、香菜和草莓等蔬菜水果,這次又購買了葡萄,希望在家就能實現田園勞作、享受蔬果採摘。

張春燕說,她前兩年就根據網上教程購買了大花盆、營養土等,也根據網絡教程爲土消毒、驅蟲後種植、移栽,慢慢積累了豐富的盆栽經驗,已經連續兩年讓家人喫到了自己種植的無公害草莓。

“購買盆栽葡萄也是覺得葡萄種植更有意思。”張春燕說,陽臺盆栽葡萄不僅滿足喫自產葡萄的慾望,作爲盆栽也具有觀賞性,還有一點就是它可以在夏天遮擋太陽,起到降低室內溫度的功效。而她此前也在網上查過,盆栽葡萄栽培方法得當一般種植兩年就能喫到葡萄,而她購買的是當年掛果的葡萄,期待今年的豐收季。

購買了盆栽無花果的李增輝在自家小院已經種植了兩盆葡萄。他說,在家中種植水果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每天他都和5歲的孫子觀察葡萄的長勢,從長葉子到結果子再到果子成熟,是一個有趣且增長知識的過程。

“新疆盛產葡萄,讓孩子知道葡萄如何開花、結果,比喫到葡萄更有意義。”李增輝說。

“盆栽產業”助增收、促振興

盆栽水果、蔬菜熱銷,也促進農民增收。郭羣臺在銷售花卉、盆栽水果的同時,根據經驗配出營養土進一步提升服務。

“藍莓根苗喜歡疏鬆、偏酸性的環境,那就加入珍珠岩,再加入蛭石來提高透氣透水能力……”郭羣臺根據不同植株特性調配營養成分,並且和遊客交流種植方法。

在郭羣臺看來,讓大家買回去之後種得好、喫得好,這些人會成爲回頭客,他們會再來花卉基地“打卡”、買花。

六十戶鄉鮮花和草花種植面積超過100畝。圍繞“農業+旅遊”發展理念,該鄉不斷延伸“賞花+”產業鏈,打造集“休閒、採摘、觀賞”爲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園,推進花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的花卉種植基地已經成爲市民、遊客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六十戶鄉黨委書記徐剛說,結合花海未來還將增設餐飲、休閒、遊樂服務,持續推進花卉產業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拓寬羣衆增收渠道,增強羣衆致富能力,爲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