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楚雄日報

時下,走進雙柏縣妥甸鎮笙源社區茨菇壩大廟山50畝金銀花實驗示範種植基地,一簇簇黃白相間的金銀花俏立枝頭,花香瀰漫,花農們穿梭在花海中,嫺熟地採摘今年的首茬金銀花。

“這個品種叫‘北花一號’,花蕾大、花期長,是我們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1個月左右的開花時間,有效解決了傳統金銀花開花時間短,採摘難、成本高、效益低的問題。今年的金銀花,長勢和行情都不錯,豐產期每畝產花量達200公斤至300公斤,畝產值可達4000元至6000元。”站在基地裏,雙柏九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成興介紹。

由於採摘金銀花需要大量人手,現在每天有10多名工人在基地幹活,大多是當地六七十歲的老人和無法外出務工的寶媽。“我們來基地打零工,不僅活計輕鬆,每天工資110元而且還當天結算,讓我們這些老年人在家門口就有一份收入,實在是太好了!”黃丕珍邊採金銀花邊和我們聊起了她的高興事。

說起雙柏縣這條花香四溢的“致富路”,一是得益於雙柏縣“雲藥之鄉”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二是離不開北京中醫藥大學在雙柏的定點幫扶。去年3月,北京中醫藥大學發揮在專業、科技、專家等方面的優勢,探索校、縣、企三方合作模式,促成雙柏縣政府與九間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雙柏縣萬畝金銀花種植加工項目》投資協議,助推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

目前,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幫扶購買九間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北花一號”金銀花74萬株,在雙柏縣推廣種植3000畝,預計產量90多萬公斤 ,能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目前,首批在茨菇壩大廟山示範種植的50畝金銀花進入採收期。雙柏縣副縣長、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學研究所副所長吳麗麗接受記者採訪說:“北京中醫藥大學多次援派中藥行業的專家團隊深入雙柏實地調研商討,確定實施種植金銀花試驗項目,以援派掛職幹部爲抓手,與當地政府共同推進項目落地,並組織專家實地指導和培訓農戶,着力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進全縣中彝醫藥產業發展。”

雙柏縣搶抓中醫藥發展機遇,把中彝醫藥產業確定爲全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來培育,全力推進“雲藥之鄉”建設。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達32萬畝,中藥材種植種類712種。其中,茯苓、佛手、白扁豆、黃精4個品種種植面積均達萬畝以上,佔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的62%。

(記者王媛媛佘蕊通訊員施麗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