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郴州日報

□ 通訊員 方卉 周立志

桂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曹利軍與同事們救治並護理着一個特殊羣體——不足28天的新生兒。面對一個個“小天使”,他們是醫者,也是臨時父母,他們用愛托起新的生命。

作爲這個特殊團隊中的一員,曹利軍主要負責新生兒危重症搶救工作。由於新生兒器官發育不成熟,代償能力弱,病情加重快,救治手段相對有限,需要爭分奪秒。“從醫15年以來,我一直從事新生兒科,始終堅守‘仁愛厚德博學精醫’的院訓,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待每一位患兒。”曹利軍說,“我需要不斷加強學習,精益求精,以更精湛的醫術救治我們每一位新生寶寶。”

新生兒科的小病號都要實行全封閉、無陪護治療,醫護人員不僅要治療患兒的疾病,還要照顧好他們的生活,餓了餵奶、哭了安撫、尿溼了換尿布,加班加點成了醫護人員的家常便飯。

曹利軍告訴筆者:“我們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需要無微不至地關懷每一位孩子,更需要把寶寶的情況與家屬及時溝通,做到24小時在崗或者待命,將主業服務做到盡善盡美。”

大搶救說來就來,連軸轉更是常事,醫生的苦,曹利軍很少提,因爲在他的眼中,“樂”大於“苦”。

曹利軍在工作之餘,也不斷刻苦鑽研基礎理論知識和臨牀經驗,學習他人長處,完善自身素質,掌握“三基”技能。在2023年郴州市婦幼健康技能競賽中,他獲得“危重新生兒救治”第一名。

桂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護士雷秋豔說:“曹醫生是我們公認的勞模,愛崗敬業,對病人認真負責,在工作中也給予了我們熱心幫助,爲我們年輕護士提供了成長經驗。”

把苦累留給自己,把安康留給病人,曹利軍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新生兒科醫生的擔當。曹利軍所在的新生兒科成立12年以來,累計救助患兒1萬餘名,救助成功率達99.99%。

“以勞動爲榮,不畏艱難,積極向上,這就是我認爲的勞動者的精神。”曹利軍表示,作爲一名基層勞動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對醫療事業崇高的熱情,堅守本職工作,默默耕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