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人藝小劇場再推探索新作《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主創分享感悟

靠近角色的過程伴隨強烈的“痛苦”

導演張彤。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訊(記者 高倩)《慳吝人》《永定門裏》兩部年度新創大戲剛剛落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又將推出一部新排小劇場作品《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6月6日至30日,該劇將登臺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在近日的媒體發佈會上,主創主演團隊提前分享了作品的構思與亮點。

《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是美國著名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代表作,有着強烈的自傳色彩。全劇以詹姆斯·蒂隆一家一天之內的日常生活爲主線,通過一幕幕對話逐漸揭開伏筆,將一個家庭數十年來的創傷抽絲剝繭,進而產生強大的戲劇張力。1956年,奧尼爾去世後的第三年,《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首演,併爲他拿下了第四個普利策戲劇獎。

北京人藝小劇場曾上演過《榆樹下的慾望》《天邊外》等奧尼爾早期代表作,《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作爲奧尼爾創作成熟期的重要作品,削弱了敘事層面,由外向內打開了更隱祕的戲劇文學性探索。“這是一部文本性很完整的作品”,導演張彤說,“好的劇本永遠在研究人,奧尼爾本人的人生經歷爲這部作品賦予了極大的真實性,也爲我們提供了很多創作的可能。”

演員孫大川、龍一儀、王佳駿、杜子俊將參加首輪演出。“這部戲的風格很獨特,介於現實和虛幻之間,導演稱之爲‘心理現實主義’。老實說,我們的排練很痛苦,每天都像是一種自我‘毀滅’。”孫大川說。他在劇中飾演父親詹姆斯·蒂隆一角,靠近蒂隆的過程伴隨着強烈的“痛苦”,這些痛苦既來自個人生活經歷的映照,也來自對劇本的深讀。“我們每天研究,這句話到底應該這樣說還是那樣說?是向別人說還是對自己說?”細節上的斟酌、糾結似乎無窮無盡,“就像我演《雷雨》裏的魯大海演了18年,最後一場時,我親吻地板,突然還會有那麼一秒鐘,覺得某句詞可以換個方式說。”

但讓北京人藝院長、《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藝術指導馮遠征感到驚喜的,正是演員們所經歷的“痛苦”,“因爲有痛苦纔有蛻變。”悲劇如是,喜劇亦如是,新版《慳吝人》反響熱烈,但在站上舞臺之前,劇組所有人都泡在排練廳裏飽受折磨。馮遠征看到了他們的煎熬,但不會出手指明那條捷徑,“這樣雖然能很快解決問題,但也只是教會了大家抄近道。做導演的時候,我從來不會示範,只會不斷地提問,演員要靠自己去追尋答案,才能找到最終的光明。”

《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劇作本身陰鬱深邃,外化在舞臺上,呈現爲霧、水兩種重要元素,瀰漫的霧氣、佔據舞臺一半面積的水池、傾斜的地面等種種設計都將引領觀衆走進作品深處。在馮遠征看來,人藝的小劇場作品“一戲一格”,這片領域既是探索前沿表達的陣地,也是鍛鍊青年演員的平臺,“讓年輕人展示自己、通過作品與戲劇大師對話,是我們不變的初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