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相親200次 她從交友平臺覓得真愛

以試錯心態對待每一次相遇

去年3月,薄荷(左)和丈夫步入婚姻殿堂。

“主打一個積極脫單。”薄荷(化名)來自廣州,她曾三年內相親200多次,被朋友戲稱爲“面基小霸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在一交友平臺遇到了心目中的那個“他”,並於去年3月與之步入婚姻,婚後兩人甜蜜且幸福。

在“520”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薄荷,聽她分享自己的愛情故事,以及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尋覓到真愛的經驗。

在快節奏的今天,選擇在網絡交友平臺上交友、相親,顯得更爲“高效”。但與此同時,網絡安全風險也伴隨而至。因此,如何甄別並選擇一個正規的交友平臺,成爲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問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慧瑩 圖/受訪者提供

故事

“多見面才能更早遇到心儀的另一半”

薄荷堅信,現實生活並非像偶像劇那樣,每個人都不會輕易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只有多多見面、相處才能更早地找到那個“對的人”。薄荷認爲,可以將相親看作是與朋友見面,與之一起喝杯咖啡、喫個飯、聊聊天。“保持平和的心態有利於雙方的交流,降低期望值則能避免失望。”薄荷說。

早在2019年,薄荷便開始參加各類相親活動,有時一天要相親三四次。2021年7月,她在某社交平臺註冊了賬號並於同年12月在該平臺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兩人於2022年2月第一次見面,在第五次見面的時候確定了戀愛關係。2023年3月,兩人領取了結婚證,成了合法夫妻。

“換位思考和良好溝通非常重要”

薄荷認爲,初次相識的陌生人彼此缺乏瞭解,因此最初的交流可能並不順暢。坦誠、直接地表達想法往往效果最好,而糾結和猜測不僅會浪費時間,還可能最終導致誤會。

薄荷與丈夫剛認識的時候主要是線上聊天,當時丈夫話不多,且回覆比較慢。“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失去耐心,也失去了進一步瞭解對方的動力。”薄荷說。爲了真實瞭解對方,薄荷主動促進雙方見面。通過持續相處,她發現丈夫並非對雙方的話題不感興趣,而是工作繁忙,難以及時回覆信息。而在線下見面時,他們的交流卻異常順暢。後來雙方戀情發展後,他們的交流也不再侷限於微信,而是經常與對方見面。

“愛是敢於嘗試,而非盲目衝動”

“愛情無論是剛開始還是相處過程,很難一帆風順。”薄荷表示,特別是當經歷過一段又一段無果的感情後,需要堅定信念去面對下一次的邂逅。薄荷以試錯的心態,認真對待每一個相遇。

此外,薄荷還提到,愛是敢於嘗試,而非盲目衝動。若發現對方不合適,應當果斷放手,不繼續浪費時間和感情。在愛情中,正確的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找準合適的對象事半功倍。

那麼,如何判斷對方是否適合自己呢?“真正的陪伴並非取決於時間長短,而在於對方願意花多少閒暇時光來陪伴你。”薄荷解釋,作爲程序員,丈夫工作繁忙,實際陪伴的時間並不多,但他總是把工作之餘的時間全心全意地陪伴在她身旁。同時,薄荷也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細節感受到了對方的真情。“相信直覺,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枝末節足以動人心絃。”薄荷深有體會地表示。

“如果你想要更加深入瞭解對方,試試走進對方的朋友圈。畢竟人以羣分,交什麼樣的朋友,也能從側面看出一個人的品性。”薄荷說。

解讀

專家:年輕人應積極尋找愛情和幸福

“在當今社會,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交友平臺已經成爲現代人尋找伴侶的重要途徑之一。”婚戀專家、律師張星偉指出,網絡交友平臺因其便捷性、高效性以及廣泛的用戶基礎,成爲現代人相親交友的首選工具。

“薄荷在經歷了200多次的相親後,最終找到了她的幸福伴侶。她堅持不懈追求真愛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張星偉強調,“我一直認爲,愛情、婚姻和家庭是人生的第二大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像追求職業成功一樣,積極地去追求幸福美滿的愛情和婚姻。我鼓勵年輕人像薄荷一樣,積極主動、堅持不懈地尋找自己的愛情和幸福。”

“當然,網絡交友只是尋找愛情的一種方式,它不應取代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他進一步指出,“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保持真誠和耐心至關重要。網絡平臺雖然提供了便利,但真正的情感還需要時間和麪對面的交流來培養。”

提醒

警方:警惕掉入“殺豬盤”陷阱

虛假信息氾濫是網絡交友平臺面臨的首要問題。

廣州警方提醒,大家在交友平臺相親要警惕掉入“殺豬盤”陷阱,騙子潛伏在各大社交、婚戀網物色目標,先戀後騙,等感情升溫到一定階段就開始誘導“投資理財”“網絡賭博”。在網戀這件事情上,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年齡多大,要多視頻多見面少談錢。同時,要小心交友,謹慎投資。凡是網絡交友後誘導投資、賭博的,務必提高警惕、仔細甄別。切勿點擊網友發送的不明網址鏈接,切勿下載不明App進行投資理財。

奇安信網絡安全技術顧問曾佑偉則建議,網絡交友要選擇知名、口碑好的平臺;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和安全,在填寫個人信息時,要謹慎選擇是否公開自己的敏感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