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半島都市報

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失眠疼痛創新診療專家工作站”——

助推學科發展,解決失眠疼痛難題 半島全媒體記者郭巧玲

通訊員商傳金

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經青島人社局批准,於2023年設立“青島市失眠疼痛創新診療專家工作站”。在專家安建雄教授及其博士團隊的帶領下,專家工作站工作順利開展,爲廣大患者朋友解決了失眠與疼痛難題,充分發揮專家工作站的引領作用,切實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專家助力提診療水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作爲一種危害多系統、多器官功能的慢性疾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有很強的關聯,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早發現、早治療尤爲關鍵。在專家工作站的指導下,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呼吸中心積極開展診療活動,爲患者提供獨立單人標準睡眠監測室,引進多導睡眠監測儀、高端無創正壓通氣呼吸機等先進儀器設備,保證數據採集的可靠性。專家工作站指導醫院睡眠呼吸中心開展了全夜多導睡眠監測技術,能準確診斷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應用無創呼吸機智能壓力滴定治療取得立竿見影的療效,爲廣大睡眠呼吸障礙性患者解決了煩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病,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慢性病,全球患病人數超過3億,死亡人數超過330萬,我國40歲以上人羣慢阻肺患病率高達13.7%。慢阻肺病人合併失眠、焦慮、抑鬱的比例逐年增加,有效干預成爲必然。目前針對慢阻肺的傳統治療,仍難以控制慢阻肺病程的進展。專家團隊根據腸道具有一定呼吸功能,腸道黏膜面積龐大且毛細血管豐富,可以模擬肺臟進行氧氣交換和運輸等現象,指導醫院將直腸三氧療法用於慢阻肺患者的治療,已發現部分患者有短期症狀改善效果明顯,此治療法尤其對合並失眠、焦慮、抑鬱人羣療效顯著。

同時,專家團隊根據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病機制,將影像引導下生物活性氧結合高電壓脈衝神經調控,該項新技術不僅遠期疼痛緩解滿意,而且有明顯的神經修復作用。傳統療法治療時,不少患者因頑固性疼痛難以緩解而神經毀損,療效差強人意。更不幸的是,有時神經損毀後不僅疼痛不緩解或者緩解後再復發,而且還可能產生“痛性麻木”現象,不僅疼痛依舊,還增加了神經損毀後的麻木,更加劇了患者的痛苦。這一創新療法對改變激素注射和神經損毀的傳統疼痛治療模式具有積極意義,爲廣大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帶來了福音。

專家指導強診療能力

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邀請安建雄教授來院舉辦了三氧醫學中國行第101場活動,由安建雄教授及其博士團隊蒞臨宣講。安建雄教授以“疑難病治療奇兵:三氧醫學”爲題作主旨演講,就三氧醫學歷史、給藥途徑以及團隊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幻肢痛、失眠抑鬱以及實驗室研究進行介紹,對三氧治療慢阻肺進行小結,並提出下一步研究設想。濰坊醫學院各科室主要醫師也對三氧醫學相關研究課題進行學術報告,就相關課題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介紹。

專家團隊與醫院醫護人員就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了溝通交流,就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耐心細緻地解答,針對性地對OSA(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篩查工作進行了專業指導。

專家幫助解千里求診

湖北省赤壁市古稀老人龔老先生,30年來被鼾症困擾,夜間反覆發生呼吸暫停、憋醒症狀,白天疲勞、嗜睡,苦不堪言。瞭解到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設立了專家工作站後,不遠千里坐飛機來平度就診,被確診爲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在與專家團隊共同分析探討後,爲龔老先生制定了專業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無創呼吸機正壓通氣治療。在佩戴呼吸機當晚再次進行睡眠監測,結果顯示龔老先生爲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降至正常,治療效果顯著。

平度市第七人民醫院將在專家工作站的引領與指導下,加強特色專科建設,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發揮呼吸系統疾病特色專科作用,更好地滿足周邊羣衆的醫療服務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