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陇东报

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白勇涛)连日来,镇原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机械来回穿梭进行深耕覆膜,群众忙着移栽苗木,农技人员现场开展技术指导,一幅农业生产忙、产业活力足的蓬勃画面呈现眼前。

走进新集镇新庄村的聚广利千亩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辣椒苗青翠成片,工人们正将育好的辣椒苗起苗、装箱,准备运往各个乡镇。

“当前正值色素辣椒的成苗期,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150人左右,主要以新庄村及周边乡镇的群众为主,采取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每天收入在150元到200元之间。”基地负责人孙维民说。

为提高育苗效率和苗株质量,聚广利千亩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建成了集温、湿、光、水、肥、气自动控制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中心,培育辣椒苗1.2亿株,较往年供苗提前了近半个月。

为培育壮大色素辣椒产业,镇原县依托聚广利千亩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与万吨果蔬加工厂,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产加服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全县色素辣椒高效种植、高质量发展,全县3万亩色素辣椒的供苗移栽工作已全面展开。

针对夏季雨水相对充沛的特点,镇原县积极组织群众有序开展万寿菊移栽工作,并组织农技人员就做好万寿菊理墒、移栽、施肥、浇水、培土等环节,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保障群众种植一片、成活一片、丰收一片。

“有意愿种植的群众,对万寿菊的种植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我们也及时响应群众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镇原县农技中心技术员许艳艳说。

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万寿菊,镇原县农技中心不仅派出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还和各乡镇技术员协同联动,从万寿菊种苗起苗到栽植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起苗达到标准、量足质优、栽植模式规范统一。截至目前,全县预留万寿菊种植地块1万余亩,育苗2200万株,发放地膜70吨、叶面肥5万袋、杀菌剂2万袋,已移栽万寿菊8320亩。

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镇原县农广校聚焦肉鸡、草畜、蔬菜、苹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三年倍增的目标,开设合作社理事长、动物疫病防治、瓜菜生产、肉羊养殖、肉牛养殖、苹果生产等专业培训班22期,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040人。

相关文章